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国际

2021国际十大财经新闻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3-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21国际十大财经新闻

  本版撰稿、制表:吴家明 陈霞昌 本版供图:图虫创意 本版数据来源:Wind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公开资料整理

  德尔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一度让全球金融市场再现震荡,但全球经济承受住了疫情打击,表现出强有力的韧性,全球各主要保持向上。

  这一年,全球财经领域呈现诸多新气象,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SPAC)引起多国交易所的新竞争,“元宇宙”横空出世,吸引大量资金热炒。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普涨,国际海运价格持续走高,加之疫情期间多国注入的流动性,让全球再次面临通胀压力。

  一系列影响全球的重大题材还在继续发酵。危机中育新机,全球应该携手应对挑战。本报编辑部评选出2021国际十大财经新闻,敬请关注。

  新冠肺炎病毒持续肆虐,德尔塔、奥密克戎变异株纷纷来袭,一度让全球金融市场再现震荡,全球主要股指、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下跌,避险需求上升推动欧美多国国债收益率走低。海外主要国家宽松的防疫措施使全球经济未来蒙上阴影。一旦变异病毒的抗药性变强,对未来的全球经济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投资者也担忧新型变异新冠病毒令全球经济复苏脱轨。

  因为疫情而不得不放水的货币政策,在持续的通胀压力之下走到尽头。11月下旬,鲍威尔获得连任提名,将在未来4年继续掌舵美联储以及制定美国货币政策。11月,鲍威尔宣布美联储将开始缩减购债规模;12月,美联储宣布加速缩减购买国债,并预计2022年将加息3次。尽管美联储持续两年的宽松政策让美国经济避免了衰退,同时美国资本市场空前繁荣,三大股指屡创新高,但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样持续创出历史新高。美联储对通胀压力的误判,将很有可能葬送此前的努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达到协定生效门槛,将于2022年1月1日对已正式提交核准书的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以及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生效。协定生效将为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注入新动力310328),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近年来,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致使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受损。在此背景下,RCEP获得签署并得以快速生效,显得格外珍贵。这不仅是东亚区域合作的结果,更是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各成员国通过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向世界表明唯有开放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如钢铁、石油、煤炭等资源类、能源类价格大幅上涨,并已达到较高水平,给全球带来通胀压力。发达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是加剧通胀的一大原因,发达国家政府没有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物价上涨做好充分准备,也没有采取适当行动迅速降低通胀。

  多重因素推动下,全球通胀预期明显升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保持高位运行,发展中国家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将明显增强,给各国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外汇管理、金融风控、企业运营、民生等带来一系列的干扰。

  11月13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经过两周的谈判,各缔约方最终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包括市场机制、透明度和国家自主贡献共同时间框架等议题的遗留问题谈判。此次大会还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关心的全球适应目标、资金等议题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会议期间,中国和美国达成并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为在21世纪20年代加速减排行动作出了承诺。

  受疫情影响,国际海运价格持续走高。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从年初的1400点上涨到最高5600点,巴拿马型运费指数(BPI)从1300点上涨到最高4327点。

  海运价格走高,直接推高了商品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曾经连续12个月上涨。海运价格上涨同样极大冲击了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汽车产业、芯片产业等受影响最大。原材料价格暴涨叠加海运价格暴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和资金压力。海运企业则受益于行业景气提升,营收和利润都大幅改善。

  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市场渗透率达到12.7%,不出意外的线万辆指日可待。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更是突破20%,美国则从2%提升到5.2%。

  从品牌上看,特斯拉全球销量超过100万辆,市值最高突破1万亿美元,CEO马斯克成为全球首富;中国造车新势力同样高歌猛进,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销量和股价都创下新高。今年还有多家新汽车品牌登陆资本市场。欧洲传统汽车厂商也在积极转型,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前十个新能源车品牌,有九家都是欧洲老牌汽车厂商。

  2021年,美股连创新高,科技股成为领头羊,但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则普遍表现不佳。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三大电商巨头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爱奇艺、哔哩哔哩等备受投资者关注的在线视频网站不再风光;教育培训上市公司更是惨遭投资者抛弃,龙头新东方跌幅超过90%。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机构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以及中国国内对相关行业加强监管是中概股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Facebook改名Meta,呼应近期非常热门的元宇宙生态系,元宇宙也成为全球热议话题。

  不过,在这个元宇宙“元年”里,最先起跑、表现最好的还是资本圈,动辄几亿、几十亿的庞大资金砸进元宇宙等着回响,资本圈又带动币圈、链圈,连锁反应又回馈到科技圈、创投圈,金融市场也产生相关概念股,更一度被热炒。结果,元宇宙概念越炒越热,甚至已经有人在元宇宙空间里卖起了地皮。

  各路公司都在进击元宇宙,能否有奇效呢?伴随着元宇宙汹涌的热潮,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元宇宙是机会还是陷阱?各方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该有的谨慎可不能没有。

  在美国大行其道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SPAC),引发全球特别是亚洲证券交易所的新一轮竞争,使各界对SPAC的关注度进一步水涨船高。就在今年9月,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正式对外发布SPAC主板上市规则。继韩国马来西亚两大证券交易所后,新交所成为亚洲第三个引入SPAC机制的证券市场。12月,香港交易所宣布,将在香港设立全新SPAC上市机制,并于2022年1月1日起生效。

  从不同参与方角度看,SPAC上市有诸多优势。例如,SPAC上市对于目标公司信息保护更有优势,上市时间较快等。不过,对于此类上市是否“盲盒投资”的质疑之声,也引发了市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国际财经新闻快讯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