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时事

为什么基建增速可能低于预期?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9-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根据财政预算报告,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比增速-3.5%,1-8月累计同比增速-5.1%。

除了常规刚性支出外,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地方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偿还压力,2015年我国曾进行一次地方债务甄别,随后在2015-2019年间累计发行置换债券约15万亿,基本完成了该批地方债务的置换工作。但15-18年地方又以各种形式积累了大量隐性负债,按照3-5年的存续期,今年可能正值债务偿还的高峰期。 二是社保补贴的压力,人口结构老龄化导致社保收支平衡压力加大,财政补贴社保的规模逐年递增且增速持续高于财政收入增速,2019年达到1.9万亿。考虑到疫情之后一系列社保减免政策出台,今年的财政补贴规模可能达到2.2-2.3万亿,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的约11%。

作为验证,今年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速-2.1%, 增速较高的项目主要是:债务付息、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整体上对应了偿债支出和新冠疫情下保民生、保就业、防控疫情等相关支出; 增速较低的项目主要是:节能环保(-11.1%)、交通运输(-12.0%)、城乡社区事务(-24.6%),整体上对应了基建相关的环保、交运、公用事业等支出。相应的,从基建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看,除了中央财政主导的铁路投资之外,上述行业投资增速整体偏弱。

虽然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同比下滑3.3%,但新增专项债同比增长74%至3.75万亿,此外还多增8000亿特别国债(1万亿特别国债中拨付给地方政府性基金的为8000亿),因此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同比增长39.8%,大幅高于2019年的实际支出增速13.9%。

,除房地产相关的卖地等收入以外,地方能实现收益-融资自平衡的“优质”项目相对有限,在决策层逐渐淡化GDP增速考核、严肃整顿财政纪律后,地方对项目建设的推进更加审慎,相关监管部门也没有在审批环节明显放松项目质量要求。 资金-项目“错配”的结果是,近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多与房地产有关,专项债中的大多数也都投向了土储和棚改,对基建的支持力度有限,例如2018/2019年的新增专项债中,投向基建的比例仅为33%/35%。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缺乏优质项目的问题,尤其是在今年政府性基金大幅扩容之后,优质项目相对于资金更显匮乏,这也导致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进度偏慢。截至8月底,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序时进度仅为76%,为2015年以来最慢。今年7-8月社融增速与M2增速走势连续两个月背离,原因之一正是政府债券融资规模较大,但财政资金滞留在银行存款中没有有效投放,导致社融增速偏高、M2增速偏低。另外根据新华网的消息,部分地方已经开始储备明年的专项债项目,意味着今年后续的项目接续可能更加有限。

除年初增加的旧改、新基建、应急医疗救治、公共卫生、职业教育、城市供热供气等方向之外,7月2000亿专项债资金用于支持18个地区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8月棚改专项债重启,目前净融资规模已达3100亿,占同期新增专项债的1/3。

201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资金原则上按有关规定继续专款专用。 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应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因此,超收/短支形成的政府性基金结余可以结转至下一年并进入一般公共预算。

从数据来看,今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预算收入下滑3.3%,实际上1-8月收入累计同比已经增长3.5%;但按照预算支出的序时进度计算,1-8月已经累计短支约9100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