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时事

《时事报告》杂志刊发兴署名文章:“民心守护”工程增强群众幸福感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2-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时事报告》杂志刊发兴署名文章:“民心守护”工程增强群众幸福感

  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时事报告》杂志,2023年第一期刊发泸州市委兴署名文章《“民心守护”工程增强群众幸福感》。

  四川省泸州市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把创新实施“民心守护”工程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推动惠民政策应享尽享、群众诉求应办尽办、作风问题应治尽治、“民心守护”常态长效,让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惠民政策是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只有让群众享受政策红利,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发自内心地听党话、跟党走。

  推进惠民政策内容“一本通”。泸州市针对部分群众对惠民政策内容不了解、办理不熟悉等问题,突出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等重点民生领域,全面系统梳理党的以来中央和省市出台的现行惠民政策109项,将适宜公开的12类83项汇编形成《惠民政策一本通》,通过网站、微信、院坝会等方式通俗地宣传讲解,让群众对政策内容、办理流程等一查便知、一看就懂。

  推进惠民资金发放“一体化”。为了让惠民政策“在路上”的时间再短些,落实到基层再准些,泸州市推动惠民惠农“一”阳光审批平台、发放平台“二合一”,实现省市县确定的补贴项目快速发放、阳光监管,让群众方便快捷享受政策红利。

  推进惠民红利享受“一线查”。泸州市着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建立主责部门纵向监督、纪检机构巡访监督工作机制。18个惠民政策市级主责部门按照“政策受益对象3000户/人及以下的抽查比例不低于3%、受益对象3000户/人以上的抽查数不低于100户/人”的原则,聚焦享受对象是否符合政策标准、办理流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等开展实地核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对县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点对点”精准巡访,严肃查处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推动惠民政策有效落地。

  群众诉求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是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和期待。泸州市注重从理顺诉求渠道、优化办理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搭建好干群沟通联系的“连心桥”。

  理顺反映渠道。诉求渠道通畅,群众心气就顺畅。针对以往诉求反映渠道多、办理效率低等问题,泸州将全市40条非紧急政务服务热线便民热线”,打造群众诉求“总客服”,实现人工线上服务全天候、无断档。同时,积极利用网络媒体,推动“有话请您说”网络问政平台市县乡办理端口全覆盖,拓展“四川省政务服务平台”“110推送(非紧急政务类)”“酒城e通”等多种诉求渠道,确保群众诉求能快速反映、高效办理。

  优化办理机制。建立“接件即办”机制,在市县两级部门和乡镇(街道)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细化办件流程,确保来件有人接、接件有人办。建立分类办理机制,按照“诉求合理能够当下解决的100%解决到位、一时解决不了的100%制定规划逐步解决到位、不能解决的100%解释说明到位”的原则,督促承办部门(单位)抓好分类办理。建立评估督办机制,加强跟踪回访,对诉求合理但解决不到位的发回重办,对涉及重大民生事项的跟踪督办,对在办理过程中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的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置。

  深化诉求整治。泸州市着力解决诉求办理“后半篇”文章,以点带面释放诉求办理社会效应。对全市25.8万件群众反映的身边问题或建议进行剖析论证,选取“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不到位”“城区施工噪音扰民”等10件反映最强烈的共性问题,连续两年开展“办好群众关心的十件实事”活动,督促住建、等13个行业系统整改存量问题、健全制度机制、严防新生问题,实现了部门“供给”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泸州市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图为社区工作人员与小区居民一起包粽子庆佳节。(泸州日报记者 牟科 摄)

  围绕政务服务效率、质量“双提升”,泸州市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和“冷硬横推”等问题,真正让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让群众想办之事进门即办。畅通群众办事“最先一步”,制定《泸州市行政机关首问责任制度》,市县乡行政机关全覆盖构建“明确1个责任岗、设置1块责任牌、制定1个工作方案、建立1本办件台账”四个一首问责任机制,规范设置首问责任总岗385个、首问责任岗5000余个,对属于岗位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立即接办、其他岗位职责范围内的主动转办、职责不明或承办人暂时不在的跟踪督办。

  让群众难办之事专人帮办。围绕群众办事“最难之处”,以窗口帮办为依托,在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将群众“办不了”“很难办”“不给办”等问题纳入事项受理范围,建立会商、办理、反馈、回访闭环办理流程,避免群众“多头跑”“往返跑”且“办不成事”。探索部门领导干部进政务服务大厅“陪跑”工作模式,“陪跑”领导干部每周固定时间进驻大厅现场办公,对“办不成事”窗口受理事项进行跟踪帮办,设立以来全市共受理解决“办不成事”问题300余件,受理办结率达100%。

  泸州市创新实施“民心守护”工程,打造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优势政务环境。图为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理业务。(泸州日报记者 牟科 摄)

  让群众可办之事便捷好办。为了让群众办事“再快一步”,聚焦群众关注度较高的89个服务事项,建立“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全程通办”工作机制,将多个关联的单一事项整合归集为企业群众眼中的“一件事”,实施集成化办理,最大限度“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跑动”,推动“一件事”从“可办”向“好办”转变。在各入驻部门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采取现场体验、参与办理等方式,以“群众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力推动群众办事无堵点、办事体验无差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时事报告杂志社订阅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