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产经信息  消费

A股“最戏剧性内斗”!公章没了 7000万理财到期未赎回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市公司ST围海“内乱”戏码再度升级,这回竟将银行也牵扯了进来。到底怎么回事?

日前,ST围海公告称,原本在华夏银行购买的7000万结构性存款到期没能赎回,原因是银行将其私自划走,用来归还公司另一笔逾期账款。银行回应认为,上述动作完全是“按协议处理”。一时之间,上市公司和银行间卷入了“理财款追讨”的纠纷之中。

而就在上周,ST围海的现任管理层和控股股东还合力上演了一出“公章去哪儿”的内斗戏码。一边是上市公司指责实控人“强行拿走”公章等重要材料,另一边则是控股股东曝光管理层暗设“黄金降落伞”自肥,并重申要求罢免现任董事会部分成员的诉求。

ST围海内斗戏码不断升级,如今又传出理财款纠纷问题,上市公司内控失序更是引来交易所监管关注。而其背后折射的,则是上市公司内部管理的“失控”。

市场人士认为,公司治理由谁掌权理应按规章办事,若任由股东利益绑架上市公司,则最终受损的仍是一众股民。

7000万理财到期无法赎回

上市公司和银行卷入纠纷

这段时间,ST围海的故事不断。管理层和控股股东还没解决完“强拿公章”的闹剧,这边又传出购买的银行理财出了问题。

12月16日晚间,ST围海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8年12月14日以7000万元购买了华夏银行一款结构性存款产品,该产品已于2019年12月13日到期,但未能如期赎回。

而在这背后,则是ST围海和华夏银行宁海支行的一笔逾期贷款有关。

据ST围海披露,2018年12月14日,ST围海使用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7000万元购买了“华夏银行慧盈人民币单位结构性存款产品0243”。上述结构性存款已于2019年12月13日到期,但未能如期赎回。

但是上述投资理财款项到期后,华夏银行宁波分行在未经公司同意下强行将上述到期理财款以及收益共计7216.40万元退还至宁波分行一般户,再由此账户划转至宁海支行账户归还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逾期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理财款被划走的纠纷其实事出有因。按照公告显示,被划走的理财款转向宁海支行是触发了上市公司和银行此前签订的借款合同的约定。

据悉,ST围海从华夏银行宁海支行借出的1.35亿流动资金贷款于2019年11月22日到期。2019年12月4日,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同意公司向宁波分行申请合计1.3095亿元以内的综合授信额度,以申请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年。但是,董事会决议通过时,宁海支行1.35亿流动资金贷款已经逾期。

根据公司与宁波分行的《流动资金借款合同》中约定,宁波分行有权就公司应还未还款项,从公司在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营业机构开立的账户中直接划走。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对于上述出现的纠纷,华夏银行方面回应称,是依法合规地按照协议来处理此事。

对于这笔到期未能赎回的理财款,ST围海表示,该募集资金原拟用于杭州湾建塘江两侧围涂建设项目部,因该项目目前处于停工状态,募集资金账户资金被划转,暂不会对该项目的正常建设产生影响。公司正在积极与银行沟通,将继续全力申请相关贷款以缓解流动性紧张局面,并尽快追回该笔7000万元结构性存款本息。

仍有上亿理财款未能赎回

上市公司成“欠款专业户”?

不过,这次上市公司ST围海理财款到位无法赎回,以及被银行划走,实际上并不非孤例。

从公司披露的十二个月购买理财产品情况来看,ST围海还有一笔理财产品到期无法赎回,金额高达1亿元。

11月15日,ST围海发布公告称,2018年11月,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冯全宏以围海股份名义,为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围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浙江围海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围海贸易)的主债务人提供担保,为主债务人获取长安银行宝鸡汇通支行的1亿元承兑汇票提供担保。因围海贸易未能归还到期银行承兑汇票,导致公司1亿元大额存单到期未能赎回。

据ST围海描述,公司财金部员工曾在2019年11月14日到长安银行宝鸡汇通支行办理赎回大额存单的业务时,被支行工作人员口头告知,因围海贸易未能归还到期银行承兑汇票,公司募集资金购买的1亿元大额单位定期存单无法赎回。

彼时,公司财金部员工要求宝鸡汇通支行提供无法赎回的书面证明遭到了该支行工作人员口头拒绝。该银行回应称,“因涉及法律纠纷,一切以法院公告为主。”

此外,除了这次没有能够成功拿回在华夏银行的7000万理财款之外,ST围海一笔金额为1.8亿元的“华夏银行慧盈人民币单位结构性存款产品19230844”将于2020年4月2日到期,受托机构同样为华夏银行宁波分行。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该公司及子公司在前12个月内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共有8笔,累计金额7.2亿元。

ST围海深陷“公章门”闹剧

管理层和股东来回“斗法”

事实上,近期ST围海早就成为A股市场的“网红”公司,并引来市场热议。

从上市公司公告披露控股股东“强拿”公章,到实控人反水曝光管理层暗设“黄金降落伞”自肥,并要求罢免董事会成员,再到双方互相斗法指责对方违规,两大股东阵营来回“斗法”,ST围海控制权争夺战已然升级为“史上最惨烈内斗”。

就在12月13日上午9:45左右,围海控股董事长助理冯婷婷等人入围海大厦5楼公司财务总监胡寿胜的办公室。以“为了公司顺利发展,减轻财务总监个人压力”为理由,要求胡寿胜将公司财务专用章、财务部门章及公司所有网银U盾移交给他们。

随后冯婷婷与黄晓云两人一起将财务总监抽屉里的东西拿清,强行带走,并留下身份不明人员限制胡寿胜的人身自由,反锁门把胡寿胜看管在办公室内,不让其打电话、上厕所及开门。后因双方吵闹,引起同事注意,胡寿胜才得以脱身。随后公司立即报警。

下午14:30,冯婷婷又拿一份浙围股浙围控联[2019]1号文件《围海股份与围海控股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纪要》,以会议纪要中公章不清晰名义需要核对公章为由,要求印章保管员刘芳在白纸上盖章用印以用于对比公章的真伪,随即拿走公章。

冯婷婷对刘芳说,“以后公司的用印需经过流程审批后到控股董事长办公室办理,并在七楼会议室要求刘芳填写移交清单双方签字。”得知公章被拿走后,公司再度报警。

公开资料显示,冯婷婷为ST围海实控人、控股股东围海控股董事长冯全宏之女。这也意味导演此次公章、财务章丢失戏码的竟然出自实控人之手。

有意思的是,实控人随后召开的媒体说明会却给出了另一种版本。据冯全宏描述,“ST围海相关印章等物品的交接,是各方协商一致的结果,不是任何个人单方采取暴力抢夺或实施非法行为的结果,更不存在限制相关人员人身自由。”

冯全宏表示,接管印章事出有因。据其描述,12月6日,宁波高新区管委会主持召开了ST围海相关股东联席会议,明确提出了“维稳工作的原则与机制”,其中包括对公司的回笼资金要专款专用,优先用于农民工工资、员工工资、施工项目的流动资金等。

12月12日,ST围海收到回笼资金2.3亿元,但双方对这笔钱的使用及支付存在分歧。“现任董事长仲成荣要求财务优先划拨1.1亿元到其指定账户,优先偿付其单方款项,而这一做法明显与联席会议关于回笼资金专款专用规定不符。”冯全宏如是说道。

为此,ST围海公司财务总监感觉到工作压力,为此,12月12日下午及12月13日上午,其主动提出将相关印章及银行复核U盾交与围海控股。

诡异的是,上市公司指控参与“抢公章”参与人黄晓云却公开表示“不知情”。黄晓云表示:“从未参与在前述两次资料交接过程,对事件过程完全不知情。”并且其已向公司董事会去函,同时抄送宁波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公开公告,对其道歉,消除对其不利影响。

对于控股股东说法,12月16日晚间,ST围海再次发表公告称,确认公司无任何组织和个人授权财务总监“提出将相关印章及银行复核U盾交与围海控股”,也不存在“是各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并表示希望以相关权力机关的调查结果为准。同时,上市公司也承认存在失误指控黄晓云的事实,并对其本人道歉。

管理层被指暗设“黄金降落伞”

交易所紧急发函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媒体说明会上澄清公章疑云之外,实控人冯全宏还就管理层多项问题单方面提出了多条指控,并将矛头指向现任董事长仲成荣。

围海控股表示,ST围海现任董事长仲成荣,董事、总经理陈晖未经过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同意,于今年12月份安排上市公司与管理层签署《劳动合同补充协议》,未进行董事会表决,也并未对协议内容进行详细披露。有设置“高管黄金降落伞”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之嫌,为上市公司运营制造障碍。

围海控股方还指称现任董事会与总经理已形成内部人控制。“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依靠恐吓和强迫的手段,例如11月18日要求现任管理层签署《告知函》并通过上市公司公告,在《告知函》中,总经理声明携全体高级管理人员与第六届董事会共进退。此外,公司也未能尽到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的义务。”冯全宏表示。

另有员工透露,现任董事长仲成荣在管理层会议上要求高管在2019年12月24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前,集体辞职。围海控股认为,此举涉嫌存在以高额赔偿诱导高管辞职以扰乱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嫌疑。

就在前不久,围海控股还提出了一份罢免现任六名董事、三名监事的议案,这份罢免名单中,还包括董事长仲成荣。这也成为ST围海一系列内斗大戏的导火索。

对于上述问题,深交所也在第一时间向上司公司发出关注函,其中要求核实围海控股所称“实施了证章资料的交接程序,不存在强拿”是否属实,核实是否存在规定高管可以单方面辞职、上市公司必须承诺无条件支付巨额赔偿金的《劳动合同补充协议》。

关注函还指出,围海控股称公司现有管理层恶意设置“黄金降落伞”,安排上市公司与管理层签署《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规定高管可以单方面辞职,上市公司必须承诺无条件支付巨额赔偿金。深交所要求公司核实是否存在上述《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若存在,要求补充披露协议的全部内容,自查并说明是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履行了必要的审议程序,协议内容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12月17日,ST围海回复关注函并披露相关澄清公告,否认上述指控并表示,控股股东近期的一系列行为已严重影响上市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ST围海控制权争斗激烈

年内业绩滑坡明显

无论是银行理财逾期未能赎回,还是上市公司股东内斗升级,无疑暴露了上市公司ST围海内部管理的“失控”。

从ST围海目前的状况来看,业绩滑坡明显,公司股票还因违规担保等为题而被ST,经营现状难言乐观。

9月5日,ST围海对外披露深交所问询函回复称,公司通过自查发现疑似合同诈骗的违规担保情形存在,涉及金额约3.7亿元,但随后控股股东告知ST围海,没有该笔违规担保的原件等关键资料的留底。ST围海由此向公安机关报案。

据三季报显示,ST围海实现营收21.68亿元,同比下滑5.77%;净利润8966.94万元,同比下滑51.72%。

数据显示,年内至今,ST围海股价从最高5.98元一路下跌至最低2.81元,股价已经腰斩。截至发稿前,ST围海股价报收3.05元。

12月24日,ST围海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围海控股提出的涉及罢免、选举董事监事等事项的提案。彼时,这场耗时漫长内斗大戏可能将迎来新的进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