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基金

美联储不加息背后的博弈 央行崇拜是好是坏?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9-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每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前,总会引发市场多空对决,今年刚好是大选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砝码自然更重。很多人预测9月22日凌晨两点会有恐怖的事发生。结果当然没有: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宣布目标区间维持在0.25%-0.5%不变。美联储主席耶伦强调:“预计今年加息一次”。美联储按兵不动不仅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波动,在美联储内部也有争议。虽然本次议息会议最终鸽派占了上风,但支持加息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0名委员中,有3名投了反对票。

预测正确与否,关键还看逻辑。美联储是否加息,从市场双方看,似乎都有充分理由。

9月第一个周五,美元加息氛围浓厚市场,一变而为非农数据决战之夜,亿万投资者屏息凝神,等待数据出台。因为美国非农数据(US Non-farm Payrolls)基本代表了美国的就业趋势,因而对评估美国经济很重要。而这一次比平时更显重要,因为这是在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发布的最后一个重磅数据。

万众瞩目之下,数据结果如何?美国8月新增非农就业15.1万人,而预期约18万人,失业率为4.9%,也略高于预期的4.8%。消息公布后,国际金价先涨后跌。和金价一样诡异反转的,则是各类后知后觉的预测者,立马调整加息判断,媒体头条标题也变为9月加息概率骤然下降。

真是骤然么?真那么意外么?耶伦8月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度会议讲话,被不少市场人士解读为鸽派,进而看好9月加息,而笔者在多个场合直言,如此解读并恐怕不无偏颇。

数据背后是逻辑。这次美国非农数据揭示了两个看点。首先,耶伦8月讲话本身带有中性偏鸽派色彩,美联储9月加息本来就是市场炒作,非农数据只是给予耶伦更多理由不在9月加息。其次,从数据本身来看,非农数据往往有一些随机性,这个月走低,实际上是基于之前两个月数据走得太好的背景,不应该过度解读。

综合解读这些数据,投资者必须回归基本面,即回答最根本问题,美国经济如何?看最新数据,失业率虽有上升,但这可能源于重新寻找工作机会的人数增加。总体而言,下半年美国经济应能维持向好局面,但这并无法保证9月加息确定性。

在耶伦8月讲话之后,美国经济学家萨默斯曾经撰文表示过失望,他认为在长期停滞风险和中性利率下降之前,美联储有必要寻找货币政策新方法,但是会议更多是表示自满情绪和故步自封。

鉴于萨默斯曾经暗暗竞争过美联储主席之位,他的话分量自然不小,但未尝没有些许个人情绪。即使如此,萨默斯的质疑确实指出了一个新问题:当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沟通如何?

笔者在《印钞者》中曾经对比过美联储掌门人的两种不同风格,在艾伦·格林斯潘时代,美联储主席强调个人权威,以含混两可的语言应对市场;到了本·伯南克时代,美联储政策更强调可预测性,主席更多与市场坦诚清晰沟通。到了耶伦时代,世人原本以为作为伯南克继承者和学者同行,耶伦会延续其透明道路,但看她上任以来的言行,看似温和的耶伦似乎选择了中间派路线,介于含混和清晰之间,甚至最近的表现还向格林斯潘那边靠拢了一点点。

究竟哪种方法更好?从理论来看,清晰应好过含混,但从实效看,就很难断言了。即使在伯南克时期,美联储的三轮量化宽松以及宽松缩减,对国际市场尤其新兴经济体都造成了不少负面的外溢效应,比如热钱涌入及资本外逃——这类似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面对一个猎物,在开枪之前提醒,一方面可能造成猎物的恐慌,另一方面是否可能导致捕食者介入?

本质来看,投资者本身的理性程度仍旧耐人寻味,面对市场往往也无所适从,难以避免羊群效应及投机心理。

美联储不加息,凸显了货币政策背后的两难,加息,会带来市场动荡,不加,会有信誉风险。此处的关键是,基于全球的长期低利率,金融市场累积的风险足够高,若美联储此时加息,股市恐跌去10%都不止。

由此亦知,美联储加息早就不是纯粹的金融决策问题,而是攸关美国全球影响力和全球市场信心的命题。美联储9月加不加息,不是基于专业评价和技术因素,而是基于能否有利于恢复全球市场对美国的信心,就此而言,美联储加息策略的确具有“政治权谋”的意味。

近几年来,不仅美联储继续宽松,主要央行都往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将印钞者功能发挥到极致,在各类政府负利率债券之后,已有分析师预测负利率企业债不远的将来也会出现。换言之,央行举措就是市场最大基本面,外汇交易员日益滋生各类央行崇拜,甚至越来越只关注央行举措。央行成了市场最大甚至唯一大玩家,这样的市场是更安全还是更危险?

(作者系青年经济学者,近期出版《有时》、《印钞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