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债券黄金

书摘:刘瑾潜流2015年12月13日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12-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根据会计工作的谨慎原则,我这里采纳第二组数字。不喜欢如此保守的人,不妨把我的估算结果乘以一二三四五中的任何一个数,只要不超过五,就不算八道。而担心后代御用文人将刘瑾妖,拿刘瑾当,宁愿保守至极的人,只要记住刘瑾的家产和国库每年的白银收入相当就行了这笔银子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如今的八亿人民币。

。我刚刚上网查了,年中国只有一个人够格登上《福布斯》的全球富翁排行榜,即前国家副之子,中信泰富董事总经理荣智健,身家为亿美元,不足刘太监的三分之一。

文官们听说以刘瑾为首的八位太监引诱“游宴”,不学好,便纷纷上疏论谏,大学士(近似国务委员)刘健、谢迁、李东阳带头,一堆尚书(近似部长)、给事中和御史呼应,形成了外廷文官对内廷宦官的之势。小烦透了那些文官讲大道理,却被五官监候(正九品,近似天文局历法科科长)杨源拿星相变化说事的一篇上疏说害怕了。见小有点怕,刘健等人发起一轮更凶猛的攻势,要求诛杀刘瑾,以户部尚书韩文为首的众大臣摇旗呐喊,声势大振。小心虚了,有让步的意思,就召来宦官中地位最高的司礼监太监王岳等人,让他们和阁臣们商量,把刘瑾等人发到南京闲住。

在华尔街的千年世界五十最富排行榜上,我辨认出了七类身份,其中以为后盾的者最多,占位;贸易商或金融商,与生产商(盖茨、洛克菲勒等)并列第二,各有位;上的者第三,共有位,中国和法国各占位;并列第四的有三种身份:殖民者位,位,官商位。两位官商都是中国人。

实际上,每个官、吏、役的职位,包括临时性的职位,都是潜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不同节点所连接的潜流数目不同,流量也不同,因而有了肥缺与苦差之别。这是一幅复杂得的庞大图景,即使我们生活在明朝正德年间,并且获得调查采访的,这些隐秘知识也只能先切成条条块块,分开掰碎了向各处的内行人请教,再逐步成一幅接近完整的画面。我了解的情况既不完整也不深入,但细写起来仍将篇幅浩大。这里暂且以概述与示例相结合的方式,把手中的碎片一二,地勾勒一个轮廓。

者的财富主要来源于税收和。从的角度说,刘瑾比成吉思汗、忽必烈之流温和多了,从税收的角度说,刘瑾却不如他们。忽必烈打下中国当了,收益便逐渐减少,税收最终成了大头,而税收是有最佳比例的。圣贤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最有利于社会安定,者也不至于感觉匮乏的比例是。在两千多年的帝国历史上,这个数字在理论上便成为纳税集团与食税集团和平共处的疆界。者当然愿意多收,但是秦帝国横征暴敛、二世而亡的教训太了,他们不大敢。

这么大的数字,可信么?我不敢相信把李嘉诚比下去的第一组数字,但足以把三个荣智健比下去的第二组数字就不好不信了。刘瑾一流的巨富,即渎职而成的巨富,在中国历史上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绝非孤立现象。前边提了一句汉朝的董贤和梁冀,积钱至三四十亿。明朝前有王振,后有严嵩、魏忠贤,其家产清单开起来也是一长串大数目,我就不拿这些数字烦读者了。

总之,上述比较表明,刘瑾潜流的潜作用几乎是各种历史选择中最糟糕的一种,性大于建设性,简直就是死一条。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大笔财富就这样了死。

()文章的作者是文章的标题是“过去一千年中最富的人”,发表时间是年月日。

社会地位:宫廷太监

二、财政阴史

小商贩单兵作战的时候,每个人都不值得为了一笔小钱与官家冲突。如果有了商会,为了众人的一点点小钱便值得冲突甚至。从李榕的角度考虑,越显得自己有用,越有理由多收会员费。从会员的角度考虑,养活李榕一人比养活一堆差役便宜多了,而且交过会员费后,只要找李榕一说,李榕就去找县太爷,差役的顶头就心慌了,就要处分人了,这该有多么省事,多么牛气?据说不能当饭吃,据此判断则不然。商会之类的聚集民间实力的制度,可能小商贩干活挣钱吃饭,让那些搞米面加工的小老板有动力去生产更多的大米白面,让那些在酒馆打工的人保住饭碗,不至于失业。在这个意义上,是可以换算成大米白面的,而且价值不菲。

刘瑾的壮大了,政策选择空间也大了,便把“等水政策”改为“抽水政策”。“抽水”并不“等水”,主动流过来的照旧接纳就是,但遇到缺乏自觉性的干部,刘瑾可以直接过去抽,这就主动多了。显然这是一项对刘瑾更有利的政策。政策颁布试行后,总的反应也是好的,只有蒋钦等个别人跳出来反对。

朱元璋说的是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的情况,是抽水机加速运转时的情况。横则横矣,未必能代表常规。借用朱元璋的描述,我们再看一眼潜流最稳定的主要源泉是如何涌流的。这是没有额外抽水时的状态,是每年交皇粮时的模样。刘瑾死了也好,活着也好,对这种状态都没有多少影响,在两千年的帝国历史上,我们随时可以找到相似的描述。

刘瑾则不然。天下乃之天下,并不是刘瑾的天下,亡了国也是亡他朱家子孙的国,刘瑾没儿没女,死后不怕洪水,凭什么不能?刘瑾不忌讳杀鸡取蛋,反正那是别人的鸡。因此,在鸡的眼睛里,刘瑾肯定是比坏得多的东西。他的收入是于百姓的额外税收,他侵入了纳税集团的疆域,因而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刘瑾之流的行为可以导致秦帝国的命运在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我们也确实看到这场戏重演了一遍又一遍。在刘瑾活着的时候,这场戏已经在大同一带开演了,起因正是刘瑾派下的御史过度,把军队农场刮得心理老大不平衡,于是随着一位亲王,还打出了清君侧的古老旗号。这正是刘瑾之流严重均衡后的标准结果。这次使刘瑾很不安,给了争宠者说刘瑾的机会,最后导致刘瑾被处死。

中国明朝一个富得惊人的宫廷太监。刘瑾职权,聚积了巨大的财富。最后因叛逆罪而被处死时,他被发现拥有黄金万盎司(注:折万公斤,而不是前译的公斤),白银亿盎司(注:折万公斤,而不是前译的万公斤)。作为对比,明朝时国库只有白银万至万盎司(注:确实可以折为万公斤)。不过,关于刘瑾的财富的报道可能被严重夸大了,因为历史学家们要用他的故事人们:太监干政时将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在来源方面,刘瑾潜流对百姓造成的损害已经超过帝国税收,在去向方面,给社会带来的福利却不如帝国开支。秦始皇和忽必烈之流掠取的财富,除了个人消费外,大量投向了开疆辟土的战争和帝国扩张,而在历史学家的评论里,譬如在司马迁的评价中,秦帝国一统天下是一件大好事。

正德初年,刘瑾期间,兵科给事中周钥去淮安查勘,在返京的船上自刎身亡。那一刀下手很重,身边人抢救时,周先生已不能言。从者拿来纸笔,周钥写下“赵知府误我”几个字后便死了。

世纪年代,宋子文在美学成回国后,迅即被任命为财政部长,由于其妹宋美龄嫁于蒋介石,宋子文更得到重用,且成为当时中国与美国交涉的主要渠物。有说在年代,宋子文可能已是全球首富了。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机械工业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大学出版社时代光华人民邮电出版社文汇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按照级别,给事中不过“从七品”,还不如七品知县的官大。按照实际的地位和,六科给事中在身边负责监察中央六部和天下诸司,各部各地的大员们也不敢不三分。即使碰到本人的错误,只要不合之教、祖之法,给事中在名义上也有权“封驳”,顶回去不准下发。科道之官是上的鹰,是最高层级的食肉动物,是以各级官员的身家性命为食的动物。在科道任职,成为六科给事中或十三道御史的一员,乃是明朝读书人的仕宦美梦,一个美梦成真的人何必?

故事说,四川剑州有一种“查牌”差役,有时四五人,有时七八人,四散于乡,既不知道这份差使起于何时,也不知道他们究竟负责查什么,人只管他们叫“查牌”。查牌差役所到之处,市镇街坊上的生意人,有的为他们安排酒食,有的送他们一些盘费。这些差役到了边小店或偏僻零星人家,也必定吃人家一顿,还不断抱怨自己干的是苦差。从来也没有人敢和他们对抗。一旦遇到有酗酒的、赌博的、偷窃瓜果鸡狗的,这些人立刻窜入其中,,动不动就要将人拘拿捆走,再根据其程度讹一笔钱,至今也没有真把什么人去。

比监察大员低一个级别的渠道,当属各省的行政长官。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换句话说,只要帝国的格局不改,抽水机总是难免出现的。只要存在个别思想没有好的凡夫俗子,只要他们将几颗管用的官印混到手,有了蛮害的能力,刘瑾的徒子徒孙便难免繁衍开来。这种繁衍与性能力无关,与武器装备有关。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要他几条人命都没事,要几个钱又算什么。

汪辉祖要求官员们经常算账结账。正入簿亏了,可以先用杂入账上的钱补。由此可见,清朝的小金库很重要,“断不可省”,们管理小金库的账目也很有一套,来源和去向都很明白。主要来源当然是陋规收入,或是下级的孝敬,或是从老百姓手里的常例。主要去向则是不能不送的礼物等,也就是对上级的孝敬。同时还包括一些“正出”项目中没有的日常费用。

后边还有很多话,最后一句话是:天下衙门如此,又怎么能怨恨洪秀全呢!

现在,我们进入了的最底层,也是潜流网络的最底层,直接与老百姓血肉相连的毛渠系统。实际上,最基层的毛渠系统恰恰是最稳定的,就好像基本建筑材料一样,不管建筑样式或表面装修如何随着分布的变化而花样翻新,基本构成总是秦砖汉瓦,永远是衙役们面对百姓时的那副抽水机。

《明史》卷上说,那时刘瑾,甚为,奉使出差的人回来,刘瑾都要重重地一笔贿赂。周钥到淮安办事,与知府赵俊的关系不错,赵知府答应贷给周钥“千金”,以应付刘瑾,临走时又变卦了。周钥“计无所出”,船走到桃源时。

当天晚上,吏部尚书焦芳派人向刘瑾报警。刘瑾大惧,连夜和他那几个太监哥们儿伏在小周围痛哭。哭到小动了心,刘瑾说,王岳想害奴等。他阁臣,目的是管制皇上的进出行动,我们不让他管制皇上,他就要除掉我们这些障碍。再说了,玩鹰玩狗有什么大不了的,有点损失也不过万分之几。如果司礼监太监用对了人,那些文官岂敢这么闹?

蒋钦第二次跳出来后,又被打了三十廷杖,打完后关入。第二天,蒋钦又在狱中动笔写上疏,大意如下:

刘瑾牌抽水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厂的。由于出厂许可证是最高领导签发的,许多隐蔽和伪装无须再用,潜规则就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为横规矩。

古有食货志,今有财政史。我半出家,孤陋寡闻,看过的史、志似乎都把重点放在地表径流上:罗列各州县的钱粮徭役,国家的盐铁茶马,酒榷商税,着重描述并解释种种明面上的开支收入及其变迁。但是我们已经发现,地下潜流在资源的总流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描写“刘瑾潜流”的财政史只能叫“财政阳史”,如欲完整,还应该补上“财政阴史”。

司马迁说,秦帝国为天下提供了秩序,了战争,元元之民得以安定生活,获得了当时天下的。忽必烈也有同样的功能。他打通了亚欧的贸易通道,了秩序,平息了战争。秦帝国和元帝国都曾逼反百姓,但那是在修建长城的时候,在治理黄河的时候。长城和黄河毕竟关系到公共福利,而刘瑾的钱根本不会往公共福利上投。据我所见,刘瑾的开支至少有一部分变成了家奴的收入,庞大的家奴队伍又狐假虎威,到处,也就是说,刘瑾的开支制造出来更多的小刘瑾,更多的者,而不是的设施。

()《大诰续编,追赃科敛第三十六》,《全》第页。

我们先说“官、吏、役”中的官。全国上下文武官员之“缺”数以十万计,每个都有或多或少的陋规和常例的。这种断言涉及十余万职位,很难,但我们可以试着证伪:看看最清苦最没人爱干的官能不能得到陋规和常例的。据说,明朝最清苦的官是州县级儒学教官。《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开篇道:“天下的官随你至卑极小的,如仓大使、巡简司,也还有些外来钱。惟有这教官,管的是那几个酸子。有体面的,还来送你几分节仪;没体面的,终年也不来见你,有甚往来交际?所以这官极苦。”话虽如此说,作者接下去却讲了一个学生当了御史,老师去看望,众人为了巴结御史纷纷巴结御史的老师,那清苦教官竟然得了二千两银子的故事。这套陋规也是有名头的,属于“打秋风”名下的“撞太岁”。这就是说,教官的座位下即使没有固定潜流的滋润,未必没有间歇泉或季节河的接济,而季节河的来源最终也是众污吏的。再说,《二刻拍案惊奇》说得也不全对。教官与学生的关系能够影响助学金的发放,这就生出了私下的利益交换。更何况那“几分节仪”也不能不算常例,不过尺寸小了点而已。在这些私人性的交易中,教官出售的实际是国家财政的教育拨款,还有发财的才能最终仍要由百姓付钱。

再进一步说,修建颐和园花费的巨额银两,转个身就变成了手工艺品制造者、木匠、油漆匠、泥瓦匠、土木小工等平民的工钱,从他们手里再转个身,又变成了粮农菜农小商小贩的收入。如此追究下去,“刘瑾潜流”究竟有什么不好?对中国历史的又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似乎还可以提升为更大的长期性问题:且不断膨胀的集团,对中国历史的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后边这个问题泛了些,不容易说清楚,这里还是一些,揪住刘瑾不放。

名义上不过二百个编制,实际上竟然有万人,相差五十倍,读起来未免骇人听闻,难以置信。但我在清代道光年间人刘衡的记录中看到过类似的佐证。刘衡说,他当四川巴县的知县时,衙门里有七千多名衙役。巴县的正役名额只有个,名实之间相差倍。

只要一想到解释,任何人都敢断定:地表之下必有潜流,有阴沟,有地下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就借用世界名人刘瑾的声望,称这套地下网络为“刘瑾潜流”。

据说太监王岳比较正直,又有些嫉妒刘瑾。刘瑾是的,而他这位地位更高的太监却常常被晾在一边。在传话的过程中,王岳就加上了自己的评论,对小说,阁臣们的意见对。于是刘健胆气更壮,与众大臣约定次日早朝“伏阕面争”,诛杀刘瑾,王岳为内应。

(田成杰整理)

《明史》卷说到一个叫安国的人,接父亲的班当了军官。正德三年,安国考中了武状元,分配到陕西三边当代理师长(进署指挥使)。这时候刘瑾索贿来了。安国和同时中武会举的六十人都拿不出钱来,刘瑾便发配他们下连当兵(编之行伍),随时听候调遣,擅自归家。这六十人全部陷入困境,和戍卒生活在一起,几乎难以维持。而边疆的守臣害怕刘瑾,谁也不敢收用他们。直到刘瑾死后,安国才回到考试前的起点接父亲的班当军官。

原来是著名的一百五十斤枷。据《明史》卷介绍,刘瑾通过控制了东厂和西厂这两个组织,让两厂竞争,调动了们的积极性,并且有许多发明创造,用一百五十斤重的枷套在脖子上,就是他们的发明之一。戴了这种枷,“不数日辄死”,《明史》卷也说,“枷死者无数”,可见摆在周钥面前的前景多么。既然很可能被活活枷死,周钥的便有了选择安乐死的意思,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刘宇知恩图报,成为“阉党”的核心之一。他发现刘瑾特别恨御史仗着谏官的职权说三道四,便请来一道圣旨,发布了管制御史的新政策,有点小就打他们一顿。刘瑾见刘宇能封住部下的嘴巴,有真本事,便给了这位御史首领新的赏,让他当上了兵部尚书(近似部长),加太子太傅仅次于太子太师的头衔。刘宇在兵部尚书的上“贿赂狼藉”,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以至当他再次高升,当上中央六部中地位最高的吏部尚书后,发现文职官员的贿赂不如武官出手大方,竟挹挹叹曰:“兵部自佳,何必吏部。”

李榕说,近年来有一些小贩,从广元贩运硫磺去中坝的花炮厂,过他们那一带,多次被查牌差役,本地的无赖子弟也和他们起来分肥。这些小贩多次跑到我家哭诉,我只能劝他们改业,安慰一番后劝走他们。因为无人向查牌差役讨个说法,这些差役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

()转引自孙翊刚编《中国财政史》。八亿两银子的说法,钱穆先生也引用过,见《国史大纲》下册第页,商务印书馆年修订第三版。

总之,在潜流的发源之处,衙役们拥有重重之下的老百姓的,至少是低成本、低风险老百姓的实力,平民百姓几乎没有任何合算的反制手段。

我们可以拿刘瑾与其他千年世界级巨富做个对比,从来源和去向这两个方面讨论刘瑾潜流的影响。

周钥事件发生后,那位惜贷的赵知府被问罪,讨债一般逼人的刘瑾却什么事也没有。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影响自然很不好。于是,阉党张綵找刘瑾谈了一次话。张綵说,如今天下送给您刘公的财富,并不都是私财,往往先借贷京师,回去后官库中的银子。刘公您何必搜敛怨恨、遗留祸患呢?

在排行榜上,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名字有软件大王比尔盖茨、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这些人财富的来源与刘瑾截然不同。人们主动购买他们提供的产品,因为他们的产品质量比较高,价格比较低,物有所值,买了之后可以获得福利而不是损失。

()整个故事见《明史宦官列传》。

但刘瑾还是留下了一项确定无疑的功绩,思想建设方面的功绩,这是几乎与刘瑾同时的亚历山大六世(,)我想到的。这位排在千年最富的第位,据说是历史上最的。他的和放荡激起了教运动再虔诚的信徒也无法继续相信这家伙可以代表,于是就转向自己的内心寻找。

刘瑾深以为然。他早已不缺银子了,安全却越来越可宝贵,抽水机继续狂转下去已经得不偿失。这时候,御史欧阳云等十余人恰好按照老规矩纳贿来了,刘瑾了他们的行贿行为,将他们全部治罪,给自己换来了拒贿一次的名声。随后,刘瑾派遣十四位给事中和御史下去,严格各地官库。官库的银子早被刘瑾等人抽亏空了,如何经得住那些的严查?于是,各地争相厚敛百姓,弥补亏空,众多小抽水机响成一片。

大约在正德元年岁末,右都御史刘宇(主管官员监察的常务副部长)通过大学士焦芳的介绍拜见了刘瑾,刘宇的见面礼是上万两银子(约万人民币)。据《明史阉党列传》记载,这是刘瑾收的第一笔上万两银子的贿赂。《明史》说,当时刘瑾“初通贿”,对贿赂的期望值不过几百两银子,见了万两银子不禁大喜,说:“刘先生何厚我。”刘宇的投资迅速获得回报,正德二年正月,刘宇升为左都御史(主管官员监察的部长)。

小一下想通了,这些人内外是要管住他,不让他玩,顿时大怒,立命刘瑾出掌司礼监,另外两个趴在地上哭的太监出掌东厂和西厂这两个组织,并王岳等三位帮助文官的太监,连夜发配南京充军。

遥想刘瑾当年,手握重权,口含天宪,连捷,心气难免大壮。实际上,明眼人早把这种变化看在眼里,主动向靠拢的聚集运动已像百川归海一般滥觞了。

洪武十八年(年),朱元璋发现户部侍郎(近似财政部副部长)郭桓与各地官员贪污作弊。譬如某地应当上缴中央万石粮食,只要贿赂郭桓万两银子,就可以少缴一半,地方官员私下分赃。朱元璋顺藤摸瓜,追根寻源,成千上万。据朱元璋计算,郭桓案造成的损失,价值万石精粮,应当追讨的数目为万石。

其实我们也不好过分责备刘瑾。抽水机规则行得通行不通,并不是刘瑾这位太监所能决定的,刘瑾不过是在皇权不受制约的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已。他甚至不得不追求更大的,因为有人想要他的命。而一旦到手,那些巨大诱人的物质利益就显得唾手可得,伸手即得,叫如何按捺伸手呢?

这第一组数字见于郎瑛的《七修类稿》卷十三,陈洪谟的《继世纪闻》卷三。《明通鉴》说王世贞也引用过这个数字。这几个作者均为明朝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其中陈洪谟在刘瑾死时正当壮年,岁,中进士十余年,当过刑部和户部的部曹,最后以兵部左侍郎(副部长)退休。这样的人写起刘瑾来,如同今日在财政部和最高法院干过的人,以高级干部的身份退休后写或成克杰,五百年后的晚辈小子怎敢不洗耳?

在入选的人中,有名是中国人,出现时间前后横跨年,他们分别为成吉思汗、忽必烈、和、太监刘瑾、清商人伍秉鉴、宋子文。

我相信自己的感觉不错,怀疑翻译错了,就上网搜索原文,结果在()的网站找到了出处。翻译果然有些小错。下边是我选译的刘瑾简介

刘瑾立刻开始反对派,立威,扩大战果。首先派人追杀充军的王岳等人;其次“杖责”上疏请留刘健的六位给事中和十三位御史;再次把上疏为给事中鸣不平的王阳明等四人打了一顿,撤职贬谪;然后又杖死杨源那位拿星相说事,险些要了刘瑾性命的天文局小科长。直打得朝廷上下鸦雀无声,刘瑾大获全胜。

根据第二组数字,刘瑾有黄金万两,白银余万两。他珍宝无算。我们就不算“他珍宝”,再把黄金按当时的常规一比七折为白银,刘瑾的家产总值为万两白银比张居正辛辛苦苦十余年充实起来的太仓还要多十倍。这相当于多少人民币呢?在当时的平常年景,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米,按照米价折算,刘瑾的家产相当于亿人民币

()《大诰折粮科敛第四十一》。

不过也可能有另外一种计算方式。假如李榕这位乡绅答应小商贩和小老板们的请求,专门替他们打抱不平,成立一个商会之类的组织,按期收一笔会员费,乡绅本人在必要时可以直接找县太爷,县太爷处理不利时便联合别的协会提出罢免案,那么,基层的利害计算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明武年间太监刘瑾被处死后,人们从他家中搜出黄金公斤、白银万公斤。明末国库仅得万公斤白银。

我下边要做的,就是在刘瑾周围搜集一些历史碎片,尽量出“刘瑾潜流”在明朝正德初年的历史横断面。实在凑不上,就用其他年代的碎片代替,聊胜于无而已。

清朝的和被查出贪污白银达亿两。

刘瑾很会哄孩子。正德登极时不过十五岁,喜欢玩打仗,刘瑾是个粗人,颇能理解顽童的趣味,便和另外七位太监一起与皇上“击毬”,“日进、歌舞、角觝之戏”,还带着微服出行。小玩得“大欢乐”,对刘瑾便日渐信用。

周钥、安奎之类的中央监察官员,被刘瑾像堵住抓鸡一般地随意,其实他们出了就是上的鹰。在他们之下的地方官员很愿意向给事中和监察御史纳贿,明末也流传着给事中是受贿之王的说法。如今这些大王必须统一向刘瑾纳贿了。上述之鹰的总数,六科给事中有人,十三道御史有人。监察系统还有一批官员,大约多人,他们挂着左右副都御史(近似监察部副部长)之类的头衔巡抚四方,常年在外,这些鹰也要统一向刘瑾纳贿。

()明朝的一石白米为公斤,如今的零售价至少是两元人民币公斤,按此折算,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元。

清代退休李榕在《十三峰书屋书札》卷三讲了一个亲身的故事。

()日期考证见明通鉴卷四十二,纪四十二,正德二年。《明史蒋钦列传》中记录时间不详。

【注】

国库的银子汇集百川,来历分明,大大小小的河道渠道都是可以俯瞰拍照的。忽然间,一座大出十倍的水库惊现于国库侧畔,地面径流却只有孤零零的一条毛渠,即正四品官员每年石米的俸禄,折合白银两。按照这种流量,一口水不喝,注满刘瑾家的水库也需要万年。实际上,司礼监太监刘瑾虽然也是四品官,但明朝的立法者认为太监无须拉家带口,用不了那么多钱,所以四品宦官的收入只有日常口粮和服装,折成银子还不及四品文官的十分之一。这就是说,地表径流需要多万年才能注满刘瑾家的水库,而刘瑾的积累仅仅用了五年。理论与现实相差如此悬殊,难道可以不去考察解释么?

等到这些世界级富翁走近生命的终点时,洛克菲勒用自己的财富建立了基金会,资助教育等社会福利事业,卡内基用自己的财富修建了座图书馆,盖茨也表示将来要做类似的事情。这就是说,在我们所能追踪到的个人财富源流的尽头处,这笔巨量财富又开始为人类知识的积累和服务。

《亚洲华尔街日报》还说,如果按征服土地来计算,在职业一栏是“征服者”,财富来源一栏是“”的成吉思汗可称“天下最富”。当时,蒙古人打下了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一追还真追出了我自己的毛病,原来华尔街提供的刘瑾家产数字大有根据。

根据朱元璋提供的数字,我们可以算出,正额二千文,竟有额外九百文,多收了。如果从根本上算起,每石米的价值不过五百文,们竟然收二千九百文,多收了倍。

刘瑾也逼出了最后一个高峰,逼出了心学大师王阳明的成就。在刘瑾“杖责”为大学士刘健说情的众御史的时候,王阳明是的一个处长(兵部主事)。王阳明跳出来为众御史说情,说杖责御史将堵塞信息通道,不利于全面了解情况,不合圣贤的和祖先的等等,说得正正,无法辩驳。刘瑾根本就不辩驳,打了王阳明四十廷杖,又在里关了数月,然后撤消干部身份,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当了偏远地区的小邮局兼招待所的职工头头。

“财政阴史”很难写,那些阴账暗账恐怕早在阴沟里烂没了,找不着了。这么说并不是打比方。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师爷汪辉祖写过一本《学治说赘》,其中就扎扎实实地谈到账本问题,他要求建立四个账:正入簿、正出簿、杂入簿、杂出簿。正入簿“记银谷应征之数,及税契、杂税、耗羡等项”;正出簿“记银谷之应解、应支、应放、应垫之数,及廉奉幕修等项”;这两项都是明账。杂入簿“记银之平余,谷之斛面,及某岁额有之陋规等项。应入己者可质,人所共知,不必讳也。若额外婪索,是为赃私,不可以入簿者。”杂出簿“记应捐、应赠之断不可省者,及日用应费各项。”这后两项显然是小金库的账。

重庆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中资海派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中国电力出版社道中财富含章行文同舟人文化华章同人

我们再冒说一句。有超人之称的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有多少钱?《福布斯》说他的家产为亿美元,年在全球排第名。李嘉诚年排名世界第十,这两年让那些暴发户挤下去不少。假如刘瑾活着,他的排名恐怕还要下降。只要我们像华尔街那样选择第一组数字,也就是把刘瑾的银两乘以,按照米价折算,刘瑾的家产便是亿人民币,约亿美元,比李嘉诚还要多亿美元。

蒋钦已经随着众多御史跳出来一次,要求挽留刘健,结果全体,各自三十廷杖,其中一位被了。挨廷杖的打是有生命的。按照明朝祖传下来的规矩,廷杖时可以穿棉裹毡,刘瑾改了规矩,廷杖要扒下裤子打。据说刘瑾训练很有一套,做个皮人,里边塞入砖头。练狠的,就要平平常常地打下去,打完后看那皮子依然完好,里边的砖头却要粉碎。练轻的,就在皮人外边裹上一层纸,重重地打下去,打完后连纸都不许破。时,只要监刑太监的脚站成外八字,就轻打。如果站成内八字,就往死里打当然,这些都是难以得到确证的传说,不过,替蒋钦等人想一想,谁有胆量去试试?

()转引自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第页。

财产:金银

刘瑾也干过许多卖官鬻爵或徇私枉法的,这属于权钱交易,不是抽水机运转。除了数额特别巨大,交易对象身份特殊,利益时特别之外,这些行为并无创立新规则的特殊意义,这里暂且从略。

()转引自《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上,第页。

浙江大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湛庐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华章经管经济日报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财政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李榕写道,昨天听说街坊的一个酒馆,查牌差役径直闯了进去,把酒壶收走,还用酒壶敲打着酒馆老板说:县长大人禁酒,天旱缺粮,不许用粮食煮酒熬糖。说完转身就走。今日我们这里所有与酒业有关的老板都来到我家,向我打听煮酒到底犯的是什么法,说这关系到我辈的家业资本,怎么能说禁就禁?我还听他们说,查牌差役已经在了某酒馆很多钱了。

可见刘瑾抽水也不容易,真有人不要命地跳出来捣乱。

总之,刘瑾具有出类拔萃的进攻性。我们可以在上述故事中发现一个共同点:那些官员们付出的贿赂并不是发财的投资,而是避祸消灾的费用,如同对党欠下的费。汉语好像还没有对此作出区别,将这两种性质的钱财潜流统称之为贿赂。考虑到刘瑾主要依靠让对方流血丧命的,这笔财富应该叫作“血酬”。

伍秉鉴是十三行的买办,他继承了当时只得少数人获准经营的丝绸和瓷器生意,身家至少有好几百万银元。

看了这个故事,不知诸位是否发现了点什么。我初读时感觉有点古怪,但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古怪,更没有发现什么。后来又读了六七项记载,都是关于刘瑾如何索贿,不如愿就变着法人家的故事,读着读着,忽然就明白了,原来刘瑾向我们展示了一条资源分配规则。与潜流的比喻对应,我为这条规则想了个名字,叫“抽水机规则”,换一个比喻也可以叫“捕鱼规则”。或者,索性就叫“横(第四声)规矩”。

三、抽水机规则

上疏递了进去,又换来三十廷杖。三天后蒋钦死于狱中,终年岁。

财富来源:渎职

当然,扯这么远已经属于畅想了。李榕的时代是官员们替民做主的时代,要自己做主,们当然要坚守阵地;想加大压力逼退让,们岂能向压力低头。如此一来二去,难免就有点“聚众”的味道,更准确地说,是“聚众抗粮”,“聚众罢市”。《大清律》:“抗粮聚众,或、罢市至四五十人,为首者斩立决,从者绞监候,被胁同行者各杖一百。”假如不罢市,不抗粮,单找县太爷讨个说法呢?那也很:“如哄堂塞署,殴官,为首斩枭示,同谋斩立决,绞监候。”

我好像把刘瑾说得一无是处了。这有点不公平。从爱国主义的角度看,刘瑾并没有把家产转移到国外,他甚至从日本使臣那里敲了一万两银子的贿赂,如此说来,刘太监也可以算爱国人士。不过,他对边防和国力的损害又远远不止几万两银子。另外,从当时人的角度看,毕竟刘瑾为手工艺匠人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也创造了更多的家丁和狗腿子的就业岗位,不过,他的就业机会又要多得多。从后代的角度看,某些精美文物的制造和保留也要托刘瑾之流的福,不过,没有刘瑾,我们的祖先可能要少经历许多战争,少被人家多次,有机会创造并保留更多的文物。刘瑾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小成绩还是有的,整体上却得不偿失。

最后要多说几句役中的役。差役之缺(正役)的名义数量已经多于吏员,实际数量还要多出数倍以至数十倍。(明)佚名《虞谐志》中说到了苏州府常熟县的衙役数量:“计常熟皂隶、快手、健步、民壮、马快,共二百名。每名四人朋充,号曰正身,每正一二副,号曰帮手。每帮手二名,置白役六七名,曰伙计。合之得万余人。是常熟有万余虎狼,百里之中,弱肉强食无已时也。凡乡愚,亡家亡命,皆由于此。”

这是我读到的有关刘瑾牌抽水机运行的初次记录。蒋钦写到的“昨天”,即正德二年闰正月初八(公元年月日),初六那天他刚刚挨过廷杖的打,三天后便再次冒死上疏。

读完这段介绍,我仍然不懂周钥何必。两银子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如今的万人民币,诚然是一笔大数。但这笔贿赂即使像债务一样硬,确实还不起又能怎么样?竟值得么?我猜,他大概太在乎那个给事中的地位了。好不容易登上荣誉的高峰,成了亲友和众乡亲的骄傲,忽然有可能丢官,荣耀将变为耻辱,半生的努力和未来的前程也一并付诸东流,这些东西加起来,不值得么?对我来说依然勉强。

刘瑾(~)

朱元璋写道:在浙江西部,府、州、县的们像“虎狼”一样科敛老百姓。譬如折收秋粮,府州县官不收粮食,要百姓折钞票交纳,每石米折钞二贯(引者注:即二千文,而市场价格不过五百文),他们巧立名色,另外“水脚钱”一百文,“车脚钱”三百文,“口食钱”一百文。管仓库的衙役又要“辨验钱”一百文,“蒲篓钱”一百文,“竹篓钱”一百文,沿江“钱”一百文。

王阳明在逆境之中反思自己的作为,追问自己到底要什么,寻找支撑行为的力量。最后他发现那力量无须依赖外人的罚,因为它不在身外,而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名曰“”。“”被后世的哲学家们骂作主观主义。我读不明白这些唯物的高论,只见那些认识的字句在眼前飘过,却一句也不能落入心里。但我却可以从心底理解王阳明。他在得势、倒霉的处境中冥思苦想,以决定自己未来如何生活,在这种处境中的人们应该如何生活,要不要继续自找倒霉,等等。换了我也会苦想,尽管未必能想出他那种简洁有力、以圣贤之道为根据的观点。我认为他的观点的正确性不足一半,但我仍然替王阳明高兴,他找到了一种的基础,找到了对抗“钦定真理代表”的力量,因而获得了许多上的安宁和解放。

一、千年世界级巨富

我在“中青在线”网站读到一条年月日发布的消息,标题是《千年最富人中国人上榜》,全文如下:

我在《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上册)读到过《巴档抄件》中的一封信,清朝一位户房书吏因内讧而把这个上每年的陋规常例条分缕析地开列出来,结果,总数大得吓人:巴县户吏彭泽膏每年可以吞蚀银子一万六七千两。其中最主要的源头是巴县每年的田土房屋牲畜等交易的契约,总价值约一百数十万两。按照惯例,每百两收三钱契税,税率是千三。这就有四千两之数。这笔钱用来支付众吏役的伙食费已经绰绰有余。而这位户吏每张契约又另收银子一两二钱。巴县每年一般能有三四千张契约,仅此一项,一年又能多收三四千两银子。

()《明史蒋钦列传》卷。

这批数目惊人的差役几乎没有正式收入。正役的名义收入也微薄到了难以维持生活的程度,所以他们主要依靠陋规和常例生活。

这种大视野看起来很痛快,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但我恰好留心过刘瑾的家当,也过与明朝国库有关的一些数字,看了刘瑾家的金银数目便感觉疑惑,似乎数字太大了。至于明末国库的白银存量,更是错得离谱,张居正十年,国库丰盈,太仓(专门存银子的国库,又称银库)的白银储备不过万两,《亚洲华尔街日报》却说刘瑾一家就有万公斤,竟敢说明朝破败时还有万公斤,其误差恐怕要有十倍百倍。如果崇祯真有这笔相当于年中央财政现金收入的白银储备,何至于上吊?李自成要是能缴获这一大笔银子,何必在京城以至全国大举,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我隐约记得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一个数字,李自成打下,发现太仓里只剩下多万两白银,不禁感叹道:这么个大国,只有这么点银子,岂能不亡?我查不到这个故事的出处了,姑且摆在这里,仅供参考。

我们再说说“役”中的吏。吏员之“缺”的数目,在名义上要比文官多一倍以上,实际数目却可能多出三倍五倍甚至十倍。这些严重超编的吏员靠什么生活呢?中央财政的地方存留中没有他们的,少数在中央财政安排中有的吏员,名义收入也少得可怜。但他们的生活却很不错,并不比如今县委县的中层干部的感觉差。他们是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收取陋规和常例的机会也多得多。

刘瑾的抽水管子也插向漕运、盐政、屯田和科举这些领域。这些领域的正式制度,譬如盐引制度之类,解释清楚已不容易,再讲明白其中的猫腻更费笔墨。我在这里只选一个科举方面的简单故事作为示意。

刘瑾的管子长度有限,口径也太大,通常够不着下层百姓。按照渠道系统的分类方式,最高级别的渠道为干渠,次为支渠,再次为斗渠,下为农渠,最下为毛渠。刘瑾看不上农渠毛渠,主要往干渠支渠里插管子。

第二组数字见于《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五,(清)赵翼说刘瑾有黄金万两,银千余万两,他珍宝无算。这个数字大约只有第一组数字的五分之一,但赵翼也是大名鼎鼎的史家,这本书又以挑前代史家的毛病著称,我等晚辈也不敢不重视。

与盖茨等生产商比起来,刘瑾自然很不是东西。与贸易商和金融商比起来,刘瑾照样不是东西。皮茹兹(,死于年)在整个欧洲的范围内做批发生意,放贷,开酒店,搞运输,他的财富来源于他为欧洲提供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他降低了交易成本,让人们可以更加容易地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刘瑾潜流的来源恰好相反。那些差役们酒店老板,封掉酒店,设立,商贩,他们的财富恰恰来源于提高交易成本,使人们更不容易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使产品交换所支撑的社会分工及其扩展变得困难重重,社会分工导致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组织的发育也停滞。刘瑾的财富,乃是而来的财富,是“血酬”的巨量汇集,潜流的网络则是“血利”的流通渠道。

朱元璋描述了当时各地官员的对策。例如大名府开州州判刘汝霖,明明知道本州罗从礼手中寄存有一万七千贯赃款,却发了一个通知,向农民收费。他发的通知说,如果百姓不以朝廷的追赃工作为重,交纳,就要关押起来严肃处理。朱元璋说,许多地方官员借此机会在全县范围内科敛百姓,等于加征了一道税。收税的总额之中,大约上缴百分之一就足以补偿赃款,其余部分便落入自己的腰包。原来收藏的赃款自然还是自己的。

正德元年十月十二日(公元年月日)这一天,王岳等人代表小往返三次,与大臣们讨价还价,希望缓和处理,大臣非要不可。大臣中有人劝刘健也让一步,以免过激生变,但刘健寸步不让。

最后,时人陈洪谟的一段记载帮助我理解了周钥的选择。据《继世纪闻》卷二说,给事中安奎、御史张出京查盘钱粮,返京后刘瑾索贿,嫌那二位给得少,就说他们参劾官员失当,大发雷霆,用一百五十斤重的枷,将这二位枷于公生门。当时正是夏季,大雨昼夜不停,这二位就在雨中淋着。如果不是这场大雨,恐怕二位早就中暑死了。

《继世纪闻》卷二说,正德三年(年),天下诸司赴京朝觐。刘瑾每个布政司(近似省)送银万两,交了钱才放人回去。银子则由刘瑾等人分用。各地官员无奈,纷纷向京师巨室借贷,回任后,为了还贷再加倍民财。这个过程假如反映到账目上,大概就是各地的“正簿”入了宦官的“杂簿”,各省长官回去后“杂入”,填补正簿中的“杂出”。而刘瑾等又从宦官的杂簿中领走了自己的一份。

我们再拿刘瑾与国王之类的者比较一番。

其实我并不想在数字和细节上较劲,要紧的是刘瑾荣登千年世界级最富排行榜这件事本身。我觉得刘瑾、和珅的上榜,了潜藏在中华文明表面下的大东西。我想深究的就是这种东西。华尔街错多错少并不要紧,只要在刘瑾“富可敌国”这个关键点上没错,我的深究便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不过,我还是忍不住地想多追几步,想算算账,折民币算一算,搞清楚刘瑾家到底有多少钱。我估计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对此感到好奇。

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该报日前选出在过去一千年来,全球最富有的人。其中目前仍然的,包括身家过亿美元的汶莱苏丹陛下哈志哈山纳柏嘉,以及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顺便交代一句:皮茹兹的财富最后在国王们的、赖账和处罚之下消失了,欧洲的资产阶级后来之所以闹,就是控制经常被国王的力。

()转引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第页,群众出版社,年。

假如我们掌握了许多这样的账本,“财政阴史”就会好写一些,不过仍缺少“额外婪索,是为赃私,不可以入簿者”对这个巨大缺口,恐怕只能拿抄家清单填补一二了。

我读到的徇私舞弊故事,给我留下一个总印象:面对百姓,污吏通常很生猛,取主动进攻态势;面对,一般则采取“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温和策略。按说,只要手里有帽之类的钓饵,不愁鱼不上钩。帽意味着下级和百姓的,拿到这个便可以更大的利益,这是很合算的买卖。换个比方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要有利益吸引着,自然会流过去完成权钱交易。但是刘瑾不然。他根本就不用钓饵,根本就不拿利益吸引你流过去,他径直把钓竿换做鱼网,将进京的官员一网打尽,直接往里插一根抽水机管子,开足了马力硬往上抽。

《明史宦官列传》说,当时内阁的焦芳、刘宇(近似国务委员),吏部尚书张綵(主管官员任命的部长),锦衣卫指挥杨玉、石文义(近似的中统局长兼中央警卫局局长),都是刘瑾的。他们变更原来的制度,令各地巡抚入京接受的敕命,同时向刘瑾纳贿。延绥巡抚刘宇不来,被。宣府巡抚陆完来晚了,几乎被,贿赂了之后才让他“试职”。《明史》卷还提到一个叫冒政的,挂着右副都御史的头衔巡抚。冒政为官廉洁,刘瑾索贿不得,就找了一个岔子将他,又罚米三千石。刘瑾死后,冒政才恢复原退休。

许多太监自称洒家,尊奉佛教,喜欢投巨资建立,因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旅游景点,这不挺好吗?即使不建,我在刘瑾家产的清单上见过“宝石二斗、金钟二千、金钩三千、玉带四千一百六十二束”等成堆的宝物

清朝的和珅恨不得比刘瑾还富。“中青在线”引用亚洲华尔街日报的说法,说他有亿两白银。我还见过更大的数字。据籍没其家产的清单记载,和珅有赤金万两,元宝银万两,当铺座,银号座,地产余顷。另有玉器、绸缎、洋货、皮张等库多座。的财产总计估银约亿两,少说也顶四个刘瑾。乾隆末年,国家财政每年的实际收入为银万两,和珅的财产相当于清朝盛世年的财政收入

实践检验证明:抽水政策是行得通的,反不掉的。于是,这条低成本高效率的横规矩就在各种备用规则中横空出世,成为刘瑾的标志性特征。

现在我们进入了潜流网络的下几个层级,斗渠农渠毛渠系统。我们应该考察那些向刘瑾输送钱财的人如何抽取钱财,他们抽取的钱财又来自何方,如此一层层地追根寻源,把下层网络的所有源流、节点和流量描绘清楚,然后再把其中的利害关系与演进历史楚。不过,这项工作太吓人了。

为了理解当事双方的勇气,刘瑾抽水的勇气和蒋钦跳出来砸抽水机的勇气,我们要追溯发生在数月之前的一场殊死搏斗。

这些人手中财富的去向也与刘瑾截然不同。巨量的财富集中到他们手中之后,小部分被个人消费掉,这相当于刘瑾的金钩玉带。大部分却不像刘瑾那样藏在家里,而是继续投资。无论这些资本家如何追求垄断地位,如何大鱼吃小鱼,从总体上看,他们的投资还是变成了更新、更好、更便宜的产品,变成了更大的厂房,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资。而工资等等转个身又拉动了衣食住行的消费和生产,这些消费和生产再转个身又推动了软件、钢铁和汽油之类的产品的消费和生产,如此循环往复,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社会也进步了。

()朱元璋:《大诰》第二十三,第四十九。

巨量的资源通过潜流网络流向刘瑾集团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细品上述两个故事,毛渠系统中体现出来的实力格局,属于加害能力相差悬殊的捕鱼格局或抽水格局,而不是利益交换格局。这与刘瑾是一样的。我不能给你什么甜头,但我可以让你尝尝苦头。我成事不足,但我败事有余。你不想被害得倾家荡产,就要掏钱。横规矩就是这么牛气。差役和刘瑾一样想害谁就害谁,被害一方完全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只能找乡绅哭诉一番。按照李榕的说法,由于被害者不敢和差役们对抗,差役的胆子便越来越大。但是替那些小商贩和小老板想一想,究竟是对抗合算还是合算呢?只要不封商店,只要差役的策略是分步骤进行的先卖鼠药,再卖盒子,再收罚款,一笔钱分成三次敲,每一次的数目都让对方不值得拼命,那么,个体小商贩还是合算。如果小商贩胆敢拼命,“妨碍公务”,差役们更有机会一笔,小商贩更不合算。

次日早朝,众大臣正要伏阕面争,发现形势已经大变。其实,在与讨价还价时,除了说两句“皇上,这样对陛下不好,那样对陛下更好”之外,大臣手里并无王牌,皇上决心一下,他们除了干瞪眼,只剩下辞职一途。刘健等三位阁臣立即辞职求去。按照常规,辞职报告连上三次再予批准才算不失礼貌,但刘健等的报告刚送上去就批下来了,除了李东阳谁也不挽留。在的语言中,这就等于让刘健等人滚蛋。同时,任命焦芳入阁为大学士。刘瑾初战告捷。

我总共找到了三组数字,第一组就是华尔街所依据的数字,也是最大的数字,即黄金万两,白银亿两。华尔街把明朝的一两(克)误为一盎司(克),因而将刘瑾的家产低估了万公斤黄金,150万公斤白银。我明白,数字太大了让人眼晕,多两个零少两个零早已没了感觉。这么说吧,华尔街的这个误差,仅仅白银这一项,就超过了明朝全盛时期国库白银储备的倍。这可不是小错,如此大刀阔斧地削减刘瑾的家产,犯在他本人手里,一百条命也丢了。

六、潜流的潜作用

于是朱元璋派人去各地追赃。此时此刻,各地官员的处境与刘瑾派人下去严查官库时的处境是一样的,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们必须填补仓库的亏空。

说到现在,我仍没有直接回答刘瑾时代的小抽水机们是如何补充各级官库的亏空的,因为我没有找到那两年的资料。我手头倒有一份明朝洪武年间官员如何填补亏空的资料,洪武年间的是整个明朝最谨慎廉洁的,用这块比较干净的积木填补这处空白,可以避免夸大面之嫌。

第三组数字属于滑头数字。《明通鉴》卷四十二列举了第一组数字后,对比了汉朝董贤的亿钱家产,梁冀的亿钱家产,都比刘瑾差了一个数量级,作者夏燮因此怀疑对刘瑾的家产高估了。于是《明通鉴》宣布与正史保持一致,给了个“金银累数百万”的说法。“累数百万”,到底是一百万还是九百万?是金是银?单位是斤还是两?这里的每个差别都能差出十倍,作者一概模糊过去,这样的数字实在没法用。当然我们也可以取最保守的态度,一概选择小头,说刘瑾至少有几百万两银子。几百万呢?就选个最少的二百万吧。正德元年(年)刘瑾得势,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白银还不足二百万两。从年到年,太仓平均每年的白银收入恰好是二百万两。

五、潜流的网络和源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刘瑾潜流的水量如此充沛,如此源远流长,秘密就在于:虎狼与牛羊的能力相差悬殊。牛羊们在虎狼的包围中出血流膏,势在必然,一味责备虎狼的不好,未免强“人”所难。

《明史》说,刘瑾用事后,每当向请示汇报时,必定先侦察一番,专挑小玩得上瘾的时候。烦他打扰,火急火燎地挥手赶他走,说:我用你是干什么的?一件一件的老来麻烦我!从此,刘瑾便奉旨独断专决,不用向皇上汇报了。

昨天臣因为上疏受杖,血肉淋漓,伏在狱中的枕头上,终于还是难以沉默不语。请陛下将臣与刘瑾比较一下,是臣忠呢,还是刘瑾忠呢?忠不忠,天下人都看得明白,陛下也很清楚,为什么如此臣,而信任那个逆贼呢?臣的骨肉都打烂了,涕泗交流,岁的老父亲也顾不上赡养了。但我死了并不足惜,陛下随时可能遭到丧家之祸,那才是最大的可惜!希望陛下杀掉刘瑾,悬首于午门,使天下都知道臣蒋钦直言敢谏,知道陛下英明诛贼。如果陛下不杀此贼,就请先杀了臣,使臣能够与龙逢、比干同游于地下。臣不愿与此贼同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摘自《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吴思著,海南出版社年月出版。

好在还有希望。法国和中国一样也出产刘瑾式的人物,但是法国在英国邻居的挑战下,继而,十年后初得。法国走得通,中国更大更走得自然要慢一些,最终却也应该能走通。从戊戌变法开始,中国一地走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

监察御史蒋钦向说:昨天,刘瑾向天下三司官员索贿,每人一千两银子,甚至有要到五千两的。不给则贬斥,给了则提拔。全国都感到,惟独陛下把他放在身边使用。这是不知道左右有贼,把贼当成了请立刻杀刘瑾以谢天下,然后杀臣以谢刘瑾

()《继世纪闻》卷三。

,这不也创造出了珍贵文物吗?谁都知道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不合帝国的财政规范,那么颐和园便是潜流的辉煌结晶了。我们一边赞赏结晶,一边骂潜流,是不是应该打个磕巴?

据《明史》和《明通鉴》共同记载,蒋钦在狱中起草上疏时,灯下微闻鬼声。蒋钦猜测这是祖先之灵在自己,怕他上疏之后奇祸,于是整顿衣冠道:如果是我的先人,何不大声告诉我。果然,墙壁中传出更加凄怆的声音。蒋钦叹道:我已经献身国家了,按照忠义的要求不得再顾。如果从此沉默不语,对不起国家,那才是对先人的羞辱,是更大的不孝!说完继续奋笔上疏,说,死就死,这份稿子不可更改!于是鬼声停息。

()《明史宦官列传》。

四、抽水机是怎样制造的

《继世纪闻》记载的这次大规模索贿已经是第二次了。按照明朝,各地官员每三年入京朝觐一次。三年前是正德元年,刘瑾刚刚得势,便向天下三司官员索贿,一个人一千两银子,多的要到五千两。不给的则贬斥,给得多了则升迁。所谓“天下三司”,指的是当时全国十三个省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分管各省的兵马、钱粮和刑名,号称封疆大吏。其中最大的官是都指挥使,正二品,每年的官俸为石米,按市价折成银子不过两。布政使(近似省长,从二品)的俸禄是每年石米,折银不过两,三年不吃不喝全孝敬了刘瑾也不够。这批人的总数,以每个职位至少设左右或正副二职计,大约有七八十人。一次便有十万雪花银的进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