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公司

金融市场早自习:32万亿!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历史新高;南向资金大举流入 基金机构紧盯港股;“蓝筹股泡沫论”引热议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1-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宏观要闻

【央行资金投放有望祭出组合拳 “麻辣粉”先上 节前资金面宽松几无悬念】1月15日,按照惯例,2021年第一碗“麻辣粉”(MLF,中期借贷便利)将上桌。相比最近高频低量逆回购操作释放的微妙信号,市场更期待从这次MLF操作中进一步获取春节前央行流动性调控策略的讯息。(中国证券报)

【32万亿!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历史新高】1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0年全年进出口情况。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证券时报)

【注册制下更加不容披露文件粗制滥造 监管部门或将对保荐机构实行“评分”模式】记者近日获悉,由于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中介机构履职不到位等问题,已有多家保荐机构收到深交所的监管关注函,另有两家拟IPO公司及其保荐代表人被深交所书面警示。(上海证券报)

证券要闻

【南向资金大举流入 基金机构紧盯港股】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0年港股表现较为平淡。不过,在经历持续低迷后,港股市场的相对估值优势凸显,2021年以来走出了强势行情。从南向资金的净买入情况来看,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大规模吸金。(中国证券报)

【A股成交额连续9日超万亿元 大市值龙头博弈加剧】沪深两市连续9个交易日超万亿元的成交金额中,超半数集中在市值前10%的龙头股上,且这一趋势还在强化。“决战紫禁之巅”,或许可以概括当下市场的特征。(中国证券报)

【“蓝筹股泡沫论”引热议】自开年以来连续大涨的A股,昨日启动高位盘整模式,全天弱势震荡,尾盘跌幅扩大。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91%,深证成指跌1.92%,创业板指跌1.31%,两市全天成交超1.1万亿元,连续第九个交易日破万亿。(证券时报)

基金要闻

【开年178只公募基金发“红包”近172亿元 6只权益类产品分红比例超20%】据数据显示,按权益登记日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月14日已有178只公募基金分红(A、C份额分开计算,下同),累计分红金额达到171.89亿元,同比大增82%。(证券日报)

【公募基金“抱团”松动:向左,向右?真摔,假摔?】抱团股的魔幻暴涨一度让市场资金陷入了疯狂和纠结:要不要跑路,如果不跑别人跑了怎么办;接下来基金是会更加抱紧白酒和新能源板块,还是会寻找新的抱团炒作对象?基金业也出现明显分歧。一些迹象显示,近期基金“抱团股”似乎出现松动,甚至有部分明星基金已开始调仓换股。(21世纪经济报道)

【偏爱FOF产品 银行理财子公司把握良“基”】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1月14日,仅名称中含“FOF”字眼的银行理财产品有130款。其中,由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有106款,占比高达81.54%。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FOF产品中,权益类基金的投资比例有所提高,未来该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证券报)

期市焦点

【大商所修改豆粕和豆油地区升贴水】1月14日,大商所发布通知,为顺应现货市场变化,进一步促进市场功能发挥,更好地服务产业,大商所修改了豆粕、豆油地区升贴水,新的升贴水将自2201合约实施。市场人士普遍表示,当前大豆压榨产业高度成熟,行业信息交流充分,此次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自身的定价功能,促进豆粕和豆油期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大商所)

【“套保亏损”?误读是最大风险!】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期货市场凭借特有的风险管理功能,已经成为实体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避风港”,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道道全将亏损甩锅给“套期保值”,容易给社会大众造成误解,也不利于我国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期货日报)

【原油偏强运行概率较大】在短期全球供应维持偏紧状态,而需求有可能受益于美国经济刺激法案的推出而继续复苏的情况下,原油价格维持偏强运行的概率较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民主党掌握参议院、众议院两院的情况下,拜登此前竞选时期的承诺可能会兑现得较为容易,需要留意伊朗、委内瑞拉的产量增长风险,以及美国国内新能源大力推进造成的需求受损风险。(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