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国际

经济频道-经济与法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4-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经济频道-经济与法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2003年教育培训领域的投诉量比上一年增加了15.5%,增幅在服务类排名第六,在这些投诉当中,比较集中的是高考中考等一些考前辅导补习学校和培训班。

  >

  2002年7、8月,在《北京晚报》等报纸上,连续刊登了同样内容的广告,这些广告有着这样的一个标题:《初三今年到“重点”上,明年轻松上重点》,在北京,就有这么一些初中学生的家长,因为相信了这份广告,把孩子送进了广告上说的那个学校,最终导致了一场官司。

  2004年2月,我们在北京的一家茶馆里,看到了一群家长,自从他们的孩子进了那个让他们至今后悔不已的学校之后,这些家长就经常聚在这里。朱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说,2002年的夏天,他的女儿正要上初三,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家学校的广告。

  学生家长朱先生:首先从收费上来讲,在所有的招生广告里头它是最高,而且用的语言他是最能够吸引这些家长的。

  吸引了朱先生的那一个招生广告,是由北京科利华公司发布的。在2002年8、9月份的《北京晚报》等报纸上,几乎每天都会有这家公司的办学广告。广告说这家公司要办一个“科利华新初三中考冲刺实验班”,对这个实验班的描述是:“特级教师+方法突破+训练工具+潜能激发+封闭教学=超级重点中学!”

  学生家长朱先生:我以前对科利华有比较浅的认识,因为我知道它是一个目前国内,搞教学软件比较知名的一个企业。

  于是,朱先生到科利华公司参加了现场咨询,在现场咨询中,科利华公司一位姓洪的副总给朱先生和其他家长描绘了一幅非常诱人的景象。首先,这个实验班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

  学生家长朱先生:清华附中的,有景山中学的,四中,这些有一定经验,而且又有带毕业班的比较深的资质的老师。

  记者:那个时候你第一次得到这么一个消息,他跟你这么说之后,你当天晚上第一次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的时候,孩子激动吗?

  学生家长朱先生:孩子感觉,应该说还是比较兴奋,首先来讲孩子在考完试之后,有关的老师对孩子的宣传力度应该说比家长还大。

  按照当时学校的规定,包括住宿费和学费在内,一年的费用三万一千六百元。这样高的费用,让家长们心里有些犹豫。所以,朱先生没有急于做出决定。两天后,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学生家长朱先生:好像大概还不到三天,两天我就接到电话,说您这孩子经过我们考核符合我们A班标准,当时我好像在开车,我问你这A班是什么苗子,他说我们A班的承诺就是市重点,去上市重点。

  被吸引的,并不止朱先生一个人,当这些孩子的父母再次来到了科利华公司的时候,他们被科利华公司一番斩钉截铁的承诺深深地打动了。

  考上市重点的许诺对朱先生和其他家长产生了极大的。不过,真正促使当场他做出决定的,还是科利华公司一个工作人员的一番话。

  学生家长朱先生:主要负责招生的杨老师,当时又讲了一下,说你们不要犹豫了,说目前报名比较踊跃,现在如果你们不报的话,现在如果你要不报的话你们每一个名额就值两千块。

  就这样,在科利华公司环环紧扣、步步进逼的和引导下,家长们做出了把孩子送进“科利华初三实验班”的决定,而科利华公司则从这些家长们的手里收下了一百多万元的各种费用。

  可是,就在这些孩子们进校不久,家长们就发现,一切似乎不像科利华原先说得那么美好。首先是学校管理非常混乱,学生集体外出通宵不归,学校却毫不知情。至于名校教师和笔记本电脑,更是连影子也从来没有见到过。

  记者:这么看,学校实际上的情况,不仅没有达到向你们承诺的非常好的,甚至比普通的学校,乃至原来的学校?

  在这份中考成绩统计单上,可以看到,这51名科利华实验班学生,达到北京市重点高中分数线的人一个也没有,考取区重点高中的只有一人,绝大部分学生甚至连普通高中的分数线都没有达到。这些孩子中,有不少原先完全可以考取区重点,至少,他们能够获得在原先所在学校高中就读的机会。然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为了能够让孩子上高中,这位姓徐的父亲在海淀区教委领导的面前差点哭出声来,而这位姓林的母亲则到现在还在为儿子上学的事情奔波。

  直到这个时候,家长们才想起来详细调查科利华公司的有关情况。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姓贾的家长指着他在网络上查到的一篇关于科利华公司的文章,述说了他们如梦方醒的心情。

  学生家长贾先生:这是《中国证券报》在2003年在网上,证券报上登的一篇文章,这是网站转载了,他介绍的是科利华一百多员工因为长期拖欠职工工资,把科利华告到了北京市劳动局。通过这篇文章应该反映出他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因为他老师的工资他都保证不了,他怎么有能力保证我们孩子上重点高中呢。

  为了了解科利华公司的实际情况,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上地南路的科利华公司。在当初家长们前来咨询的4楼和5楼,记者没有看到一个人,三楼的大厅里,也只有少数普通员工。这位小姐告诉记者,她听公司法律部的人说过关于科利华实验班的这个纠纷,不过公司的负责人已经很久没有来这里办公了。

  应当说,这个案子,在教育领域的维权案件中,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家长们对科利华公司的行为有一个形容,那就是“明知没有金刚钻,偏要硬揽瓷器活”,结果必然是名不副实,弄虚作假,欺骗家长,坑害学生。那么,关于这类案件,消费者在维权的时候,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让我们来请教一下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张弓法官。

  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的张弓法官告诉我们,法院审理这类案件经常遇到的一个难点,就是很多家长对教育的效果往往有较高的期待值,而实际上在入学的时候双方的协议却往往签得比较空泛含糊,甚至于只有口头承诺,那么,一旦出现纠纷,学生方面往往就缺少很有力的证据。

  张弓:由于这个教育合同,他这个标的特殊性,所以履行合同当中,作为提供教育培训一方,是不是完全履行的合同,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有时候这个标准很难确定,再有一个就是如果一方违约,造成损失的话,由于这个教育合同内容的特殊性,损失除了学费之外,有的时候学生会有一些时间上的损失,或者择校费,转校费的损失,这些损失怎么计算,按照什么标准进行赔偿,也是我们需要认真考量的问题。

  张弓:这个合同应该具体明确,提供教育者他教育的义务,他的内容,具体指什么,应该达到什么标准,这在合同里应该有具体明确的体现。

  好在,我们这个故事中的这群家长们在一开始就和科利华公司签订了内容详细的协议,其中就包括如果中考成绩不能达到标准如何赔偿的内容,也保留了广告、收费凭证等了整理了完备的证据,给他们的官司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2003年底,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认定科利华公司的行为构成了欺诈,判令他们双倍赔偿五十一名学生的经济损失。

  对于广大求学者来说,考试之前有陷阱,考试之后也会有陷阱。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显示,去年在教育培训类的投诉当中,除了高考中考等考前辅导方面之外,与民办高校有关的投诉也占到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民办高校近些年来高速发展,给许多渴望得到高等教育的人们带来了深造的机会。但是教育毕竟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它毕竟承担着太多的社会责任,办教育的人如果稍不留心,不仅自身要受到市场的惩罚,投资受损,还会给求学者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家民办高校是怎么样把一群年轻学生带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河北廊坊的郊外,我们见到了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在2001年的高考中,他们的分数没有达到国家统招分数线。正当他们为自己不能进入大学而失落的时候,北京一家民办高校的招生简章让他们心动不已。

  大学生:这上面写的是北京民族大学和(北京)西城经济科学大学合办的,当时给我们的承诺就是说,发的毕业证是西科大的,西科大是国办大学,国家承认的。

  招生的这家学校甚至连学生们今后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在招生简章当中,学生们看到,这所民办大学要特招30名留校生。

  大学生:留校就是说交四年的学费,前两年在这上课,后两年参加工作,以后就是,从第三年开始,在这工作。

  国家承认的大学学历、北京市的户口,再加上毕业后可以在大学里工作,这一切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样,砸到了这群单纯的农村孩子头上。美好未来的让他们感到不可抗拒。于是,他们掏出了父母辛苦劳作挣来的血汗钱。

  就这样,这群年轻人在交纳了数额不等名目不一的费用之后,拿到了张盖着北京西城经济科学大学公章的入学通知书,通知书上说录取他们为西城经济科学大学的学生。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在交了钱之后,等待着他们的是一个又一个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意外。

  第一个意外从下车时候就开始了,这家声称是两所北京的大办的学校给学生安排的地方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北京东南方向的河北廊坊。远离北京让学生感到了一丝不快,很快,更大的麻烦来了。

  大学生:收了,然后说不给办了,然后说你们自己拿回去,赶紧再回家落户,要不然成为以后无户头的人了。

  就这样,落户北京的美丽梦想破灭了。接踵而来的便是学习方面的不如意。学生们来上的是大学,可是来了之后让他们学习的,却是高考的内容。至于任课的教师,则基本上都是从当地请来的。

  大学生:一个都没有。虽然说打的是北京民族大学,北京西城(经济)科技大学,可能有的同学见过,但是我绝对没见过(北京的老师)。

  学生们发现,整个学校的管理非常混乱,后来甚至出现分校和总校之间产生严重纠纷,整个管理班子全部更换的情况,严重影响学生们的正常学习。而当初进校时说的留校工作,也成了不可实现的泡影。学生们已经觉得不妙,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大学生:不上的话,不退学费,不发毕业证,上的话,你交了这个第二年的钱,可以给你发一个毕业证。

  第二年的生活显然没有原来那么美好,这群学生们的心里也早就没有了太多的幻想,他们只是希望快点熬过这一年,能拿到那一纸毕业证书。然而,入学两年之后,当学生们去拿毕业证的时候,校方再次向这群孩子伸出了要钱的手。

  无奈的学生们只好再次拿出钱来,于是他们终于可以去拿毕业证书了。这个时候,有一件事让学生们既高兴又疑惑。

  大学生:你想学什么专业就给你。虽然说,假设我学的是法律,如果说我觉得不想念这个法律,觉得他不好找工作,我可以随便填,填那个行政管理什么的,文秘什么的。

  这就是他们花了几万元钱和两年时间之后拿到的毕业证,沉浸在高兴当中的学生没有在意,和两年前的录取通知书不一样的是,这个证书上盖的公章是北京民族大学。不久后,当他们拿着这个证书来到人才招聘市场的时候,招聘单位的话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

  大学生:拿着毕业证节去找工作,去招聘会上,然后人家说,这个不行,这个无效,当时根本就不相信这个。

  大学生:吵吵了,我说我花了这么多的钱,上了两年学,不可能给个无效的,是不是?单位说,那你们自己去查查吧。

  学生们回来仔细地上网查了以后,发现他们拿到的毕业证书确实不是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于是,他们找到学校去进行交涉。

  大学生:经过这一年的变故之后,学校的领导班子都换了,他们这些人就说,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样的事,就一推一,二推二这样。

  大学生:对,我们就是,老师说了,不可能让我们直接去找学校,我们只能跟班主任老师说,班主任老师说行,我去给你们反映反映,就只能这样。总之最后,我们发的就是民族大学的毕业证。

  经过交涉他们才了解到,北京民族大学和西城经济科学大学之间确实曾经有过一个联合办学的协议,但是这个联办校却并没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学科。然而,当时的联办校却用两个学校的名义,招收了这群学生。也就是说,来到这个联办校的学生,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拿到国家承认的大学学历。

  现在,这群年轻人处在一个非常窘迫的境地,他们既不能继续求学,又没有去找工作的能力,也无颜再回到家乡。甚至在记者开始试图采访他们的时候,都非常不愿意面对我们的镜头,以至于我们费了很大周折才完成采访。

  据我们了解,经过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审理,第一批起诉的18名学生已经获得了这起官司的胜利,讨回了自己的公道。目前,第二批起诉的30名学生的案件正在审理过程当中,我们也祝愿他们能够尽快挽回自己的损失。

  那么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如何避免遭受类似的情况呢?我们在咨询了有关专家之后,在这里对那些打算选办高校的学生一些建议:

  首先,对于学校方面宣传的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等方面的情况,只要有可能,最好去到学校实地去看一看。第二,最好要看一看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给这个学校的各种证书,比如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收费许可证,学科开设批准材料等等,第三,对于那些不能直接颁发大学毕业证书,只能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校,则需要了解一下这个学校以往的通过率高低,当然这是指的最终学历通过率,而不是单科通过率。

  中国教育信息网的网址是,在这里可以查到当年的高校招生信息;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网址是,在这里可以查到大学学历的真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