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时事

书写波澜壮阔的金融发展画卷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书写波澜壮阔的金融发展画卷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课程,是中国金融学科原创性本科课程,是教育部核定的经管类八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更是金融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统帅性课程。课程负责人李健教授四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立德树人,坚守为“中国特色金融事业培养建设者和人”的初心使命,探索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打造了“思政示范、一流课程、优质教材、名师团队、资源共享、国际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架构与资源体系。

  《金融学》课程建设一贯坚持讲思想、讲金融伦理、讲历史责任的理念,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课程建设和教学之中。

  从课程建设之初,该课程就确定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国际成熟的金融理论,立足理论前沿,兼容并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实践,实事求是刻画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史实,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总基调。二十多年间,课程团队一直在追寻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步伐,努力打造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金融学课程和教材。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课程建设也不断更新,在阐释金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全景式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如果把历年出版的28个版本180多万册的《金融学》教材、11个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料、数据、图片、视频等连起来看,就是一幅新中国波澜壮阔的金融发展画卷。学生们从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摆事实和讲道理的《金融学》教学中,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该课程团队中有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团队教师们热爱教育事业,注重师德修养,精诚团结,建立并严格实行以课程组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学观摩和示范制度、教学检查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系列课程教学制度规范。在以导学、助学、传道、解惑为重点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中,将金融新动态、新发展和新问题引入教学进行启发,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学生们。

  “在中国的土地上,用中国的语言,讲授中国的金融故事,培养中国的金融人才。”这是老一辈金融教育家的愿望,也是《金融学》课程团队坚守的理念。如何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并能学以致用的《金融学》课程,解决大量引进西方课程与中国金融实践脱节的痛点,如何构建符合学习规律的金融学教学范式,如何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

  在课堂上,教师们摸索出一套线下线上相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金融学原理的能力。课程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答疑、线上讨论、线上测验,实现教师和学生零距离的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关注和分析金融热点,以小组讨论方式,分享各自对金融现象的认识和看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该课程先后获得教育部7类国家级课程奖项。

  在内容建设中,该教材将市场经济中金融运行的通识规律和党的金融思想、中国金融由弱到强的实践经验融合起来,用中国金融实践阐述金融理论,在教材的每一章凝练出几条金融基本原理,创新性地汇聚成中国特色《金融学》课程的学理与知识体系。

  在形式建设上,《金融学》教材建设更是中国智慧教育在金融领域的桥头堡。早在2010年,该教材就被选为教育部数字化教材建设试点样本。团队探索了数字化教材新范式,首创了立体化、度的动态资源链接型教材模式,在国内率先开发了多种类、大容量的11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并将纸质版教材与数字化网络资源集成于一体,解决了课程教学中融合使用线上线下资源的难题。

  在编写方式上,该团队动态化地进行课程教材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共完成更新28版。每次教材修订都召开研讨会,全体授课教师充分发表意见,发动广大学生参与座谈讨论和有奖纠错,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讨修订内容,倾力打造优质教材。

  在长期耕耘、不断创新探索下,《金融学》教材获得了社会广泛好评。连续3次入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金融图书“金羊奖”、北京市精品教材和重点优质本科教材等奖项。

  《金融学》课程建设以开放共享为重要理念。不仅面对校内学生授课,每年选课人数超2500人,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同时面向社会进行开放共享式教学,通过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培训等形式,将课程创新成果与社会共享。

  从2003年获评首批国家精品课程起,该课程在教育部始终走在教育数字化前沿。2003年率先创建了具有八大模块的开放式课程网站,面向全国开放,每年补充更新教学资源供校内外师生共享;2012年成为教育部首批上线爱课程平台的资源共享课;2014年成为首批上线MOOC平台的经管类慕课;2018年通过爱课程网、学习强国等八大平台免费向国内外开放。

  《金融学》线上课程登录各大网络平台,惠及数百万学员。2019年仅在“学习强国”平台,该课程播放量已超435万次。在新华网、网易公开课、喜马拉雅、B站平台的播放量共计达800万次。2019年1月被YouTube网站选中,面向国际社会提供开放式教学,展现中国教育风采,在所有专业的上线中文课程中播放量排第一。

  该课程和教学资源还覆盖国内两大电化教学课堂: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和党校函授系统的教学课堂。早在1987年,《金融学》就被选为中央电大的经济和管理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李健教授从1999年起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讲《货币银行学》(2003年更名为《金融学》),4次录制教学录像,配套修订4版教材及教学辅导书,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和电大教学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累计学员逾百万。1999年《金融学》被中央党校选定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中央党校电教系统,覆盖全国所有党校和军队系统,数百万人从中受益。该教材及其前身《货币银行学》,累计发行超过百万册。

  多年来,李健教授等团队成员深度参与各类全国性师资和教学培训活动,推广《金融学》课程教学经验,为提升中国金融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经过长期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该课程成为国内经管类课程建设的典范。为各高校金融学课程的线上教学提供了丰富资源,成为国内数百所高校金融学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支撑型课程,为各高校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教学资源支持,也为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可利用的基础教学资源平台。据MOOC平台统计,定制李健教授《金融学》慕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高校近百所。

  李健教授特别重视课程团队建设,她亲自指导新入职教师的教学研究,关心每一位团队教师的成长。她始终把培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思政元素、思政案例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传道先于授业。

  团队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课程建设与课程团队建设融为一体,注重优化师资队伍的专业和学历结构,老中青与传帮带相结合。强化课程组的基本要件建设,建立健全团队工作机制,以教学研究为先导,始终坚持团队编写课程教材、团队修订教学大纲、团队研讨教学问题,持续打造优秀教学团队。课程团队成员发挥表率作用,多人次获评国家教学名师、首都劳动奖章、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其中,李健教授是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团队成员李建军教授入选第五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马亚副教授始终位列学校本科教学评价前5%。2007年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022年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团队成员积极服务于中国高校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工作,多次承办参与各类公益性师资培训,为全国金融学科的师资培训和课程教学能力提升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国际金融热点事件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