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消费

卫生部:研究血液制品纳入基药目录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卫生部部长陈竺12月25日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表示,力争“十二五”期间血液制品供应量比“十一五”末增加一倍;并研究将血液制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陈竺表示,为完善血液制品生产,将建立健全国家血液制品的生产与流通机制,建立国家血液制品定点生产与供应制度;提高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综合实力;研究血液制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政策;理顺血液制品的定价机制。

  未来将积极推进分离血浆用于血液制品的生产;优化单采血浆站布局,推进各地区采浆工作的均衡发展;鼓励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设置单采血浆站。鼓励企业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加大科研投入,进行重组血液制品的研发,如重组人蛋白和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等;增加血液制品生产品种数量,提高原料血浆综合利用率。

  陈竺称,目前的基本药物目录主要供基层常见病用途,对人血球蛋白、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品没有涉及。而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血液制品包括特殊用途的血浆成分、浓缩第Ⅷ因子,浓缩的第Ⅸ因子复合物、免疫球蛋白等多种血液制品。因此将研究血液制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政策。

  据介绍,2010年,我国共有血液制品生产企业24家,实现单采血浆采集量4180吨,血浆实际投料量达3281吨,产品类别包括3大类11个品种。至2010年,我国单采血浆站数量逐步由2008年的143个提升至156个,但仍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陈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企业在东中部发达地区建立单采血浆站。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单采血浆量占比分别为9%、29%和62%。

  陈竺称,发达国家血液制品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种类、血浆利用率等均优于国内血液制品企业。此外,国内血液制品产品在类别方面的结构也不合理,75%是人血白蛋白类产品,20%是免疫球蛋白类产品,3%是凝血因子类产品,发达国家中这几种产品所占比例分别为15%、30%和30%。产品结构改善空间巨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