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国内

国企改革6大看点成亮眼风口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国企改革成最亮眼风口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近期有望出台,将明确此轮国企改革的六大亮点:

  (1)国企分类监管;

  (2)国资管理变成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经营性国企三级;

  (3)经营性国企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载体;

  (4)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取得突破;

  (5)国企资产证券化和混合所有制深度嵌合;

  (6)资本市场将是支撑国企改革的重要力量。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

  临近落地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临近,预计不久推出。

  自2013年10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新一轮国企改革以来,从央企到地方国企都陆续启动了国企改革。国资委推进央企改革“四项改革”试点,大多数省地方政府发布改革指导政策或开始了改革试点。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国企改革的主要发力点是:分类监管的市场化策略、产权上的混合所有制和国有资本营运的淡马锡模式。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到现在一年多时间里,国资委、财政部、发改委、人社部进行了数十次调研,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案、指导思想、原则以及实施办法已基本达成共识,其中包括对国资分类、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交叉持股比例等敏感问题的研究。

  国务院于5月18日批转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国企改革方案:“1”即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N”则包括:1)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系列配套文件;2)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方案;3)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方案;4)完善中央企业董事会董事评价办法;5)中央企业分类考核实施细则;6)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7)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的意见;8)健全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和制度;9)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10)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指导意见;11)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制度相关配套政策;12)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13)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指导意见;14)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15)国有产权交易流转监管办法和实施细则等。

  中央深改组于6月5日通过《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两份国企改革的基础性文件。在国企改革顶层意见出台之前先行出台防止国资流失的意见,为国企改革的稳妥推进提供保障。

  7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吉林长春考察时提出“两个不动摇”和“三个有利于”的重要论断,强调坚持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和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推进国企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顶层设计落地前夕“三个有利于”的提出从战略层面明确了国企改革的大方向和根本标准,从而为改革的稳妥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把改革作为调整结构的根本依靠,重点推进国企、财政、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

  8月3日发改委发布《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企业改革今年以来已取得积极进展,其中国有企业改革系列配套文件基本形成。

  国企改革是

  新一轮改革的关键之战

  1、历史上的三次国企改革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企改革在历次改革中均居核心地位。从1978年至2012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深化推进三个阶段。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是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基层实践上下结合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市场都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制度创新阶段,1993-2003年第二次国企改革时,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的过度负债和资产损失问题,仅靠银行的间接融资已经难以满足其巨大的资金需求,只能发展资本市场使用直接融资的方法。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稳妥的发展债券、股票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解决国企改革的融资问题。

  在深化推进阶段,2004-2012年第三次国企改革时,国企和资本市场的改革同步进行。国企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支持和服务,但我国的资本市场因为股权分置的先天缺陷而制约了其发展,使得其融资功能受到很大限制,急需对资本市场进行改革。2006年末,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资本市场逐步恢复活力,为国企改革提供了大的资源配置平台,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产生了积极影响。

  2、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

  2013年10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号角,会议对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将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提到了重要日程。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目的是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继续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对地方国企而言,地方财税体系的重构将促使地方政府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国企改革中去。43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将彻底改变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受到极大限制。而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使得原来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可靠性下降,地方政府急需通过国企改革盘活地方国企资产以补充地方政府的资金缺口。

  国企改革将提高国企治理效率。1999-2001年大刀阔斧式的国企改革后,国企三年脱困,国企经营效率大幅提升。全国国有企业销售增长率在2001年触底5.7%后开始向上攀升,于2005年到达阶段性高点13%。2009年在“四万亿”刺激下,国企企业销售增长率从2009年的3.5%迅速攀升至2011年的17.5%,之后销售增长率快速滑落至2013年的7.5%。现在新的一轮国企改革有望再次激发国企活力,提升国企治理效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