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国内

“三公”经费瘦身要加码也要防反弹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14年度中央部门决算开始正式向社会公开。据统计,中央部门去年“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6.2%,为近年来最大降幅。网民认为,“三公”开支压缩成效可喜,晒出了健康与信任,今后需更加细化、更加明晰、更加具体,并且能够进一步压缩到位,同时也不能放松监管防止反弹。

  晒出信任

  在网民“左清杨”看来,“三公”经费晒出的是健康与信任。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在制度逐渐健全的情况下,将公务消费置于阳光下,能够起到防止腐败的作用,也是防止‘三公’经费升高的有效措施。”网民“汪宇”称,公开“三公”经费,增加透明度,不仅促进了舆论监督,真正形成社会监督,而且还能真正把权力控制住,让公众真正感受到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的决心与成效。

  不少网民提出,更加细化、更加明晰、更加具体,应是“三公”经费公开需要改进的方向。网民“赵芬”表示,从公开的情况来看,公众能了解的只是一个部门的基本职能、每年用纳税人的钱干了哪些事,但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公众仍不十分明了。政府预算不仅要“看得见、看得懂”,更重要的是,要“可监督、可问责”,这才是完整的公共预算概念。

  严格监督

  一些网民指出,现在公开的“三公”经费,还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要建立更为严格和细致的监督,防止“三公”经费出现反弹。

  网民“伍文胥”称,从此次中央部门晒出的“账本”来看,“三公”开支压缩成效固然可喜,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尤其需要注重那些“三公”开支缩减延缓的地方或部门,必须进一步落实推进“三公”改革,进一步督促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有关要求,严格依照中央和各级地方“三公”经费使用规定和标准科学,把钱用在刀尖上。

  网民“张英”指出,希望“三公”经费能进一步压缩到位,以便在改善民生的同时减轻纳税人负担。这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严把预算关,实行源头控制,同时对经费支出进行动态管理,建立更为严格和细致的监督。严格追责,进一步提高预算透明度,防止“三公”经费出现反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