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市资讯  行情

产业聚焦丨“十四五”开新局 引领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2-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聚焦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在新发展格局下,必须全面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做大做强我国的制造业。与此同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外贸发挥着重要作用,连接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下一步,须将贸易创新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访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聂平香

李晓红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就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作出部署。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将面临哪些新任务?将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如何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聂平香。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在新发展格局下,须全面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做大做强制造业。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一方面,强大的制造业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强大的制造业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支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石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1%,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达到2017年9月以来的新高,表明制造业恢复持续向好态势。

不过,石颖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不容忽视。“特别是疫情对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冲击,暴露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劳资链、资金链断裂风险的短板,倒逼我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在石颖看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必须坚定发展制造业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坚持走做大做强制造业之路,吸取那些因放松制造业发展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此外,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

石颖表示,“十四五”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关键时期。她建议,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重点从三个方面着眼。

在新发展格局下,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石颖认为,应重点把握三大机遇:一是国内巨大需求市场。企业应把握住我国经济发展由出口为主转向内需为主这一重要转型机遇。二是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企业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更多布局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创新驱动有所作为。三是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捕捉机遇。企业应积极对接国际大循环,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找准定位、布局发展。

“新发展格局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主线,制造业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谋求高质量发展。”石颖表示。

她建议,制造业企业可以从四方面着手。一是专注做好主责主业,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在细分领域找到自身的立足之地,与时俱进地跟上发展的步伐。二是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紧紧抓住新一代信息科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发展机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与管理效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积极对接国内需求。充分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挖国内市场,稳定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激发创新潜能,从供给侧出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企业应从更好地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融通两种资源视角出发,实现更加强劲的可持续发展。

新发展格局下的外贸创新发展

李晓红

外贸连接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关总署12月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外贸出口自4月转正以来,连续8个月实现正增长,带动进出口总值逆势增长。12月8日,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通气会上表示,1至11月,进出口总额29.0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8%,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快速增长。下一步,将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外贸创新发展。

在李兴乾看来,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外贸的贡献越来越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快速增长,在高效联通国内国际市场、激发中小微外贸主体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兴乾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把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创新更加积极有效地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这是我国实行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内容,是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强大保障,是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从巩固发展基础看,外贸稳定发展与保企业、稳就业、稳外资、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都有密切关联;从培育发展新优势看,外贸创新发展则意味着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意味着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吕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数字经济时代,外贸的强劲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这个强大引擎。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为了推动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服务贸易的转型升级,必须以数字贸易的发展持续推进服务贸易机制平台建设,培育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新机制。

在吕刚看来,“十四五”时期,数字贸易、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跨境电商、服务外包等新兴贸易业态和模式加速发展,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外贸持续恢复,为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了重要动力。今年前11个月,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前5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增长。其中,中国与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贸易额(美元计价)增长5.6%;同欧盟与美国的贸易额分别增长3.5%和5.8%。

吕刚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稳预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始终坚持开放立场、推动多边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将对稳定各国对经济全球化的信心产生重要支撑作用。二是稳需求。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一百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于稳定各国的出口、就业乃至宏观经济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三是稳供应。作为全球三大生产网络之一的核心国家,中国国内生产体系的稳定运转将为全球经济在疫情之后的复苏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包括抗疫物资、生产设备和中间投入品。

稳定对外贸易发展仍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在新发展格局下,吕刚建议,持续加大自贸港、自贸试验区等开放高地制度创新压力测试力度,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和21世纪新议题,实现国内规制与国际经贸规则的进一步接轨,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贸易治理。积极寻求商签大型自由贸易协定,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建立和完善各类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和服务支持体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