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黄金

纪录片|《文明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9-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纪录片|《文明

  艺术史纪录片《文明(Civilisations)》历经两年多的筹备,于2018在BBC的2频道开播。该系列纪录片由上个世纪英国首部艺术纪录片《文明的轨迹(Civilisation)》的延续作品,全片共9集,每集时长为 1 小时左右。纪录片由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和Nutopia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出品。

  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是英国作家、艺术史家,他出身于富裕家庭,并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艺术,毕业于牛津大学三一学院。

  在早期影响他的诸多因素中,是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的写作让他相信,任何人都有接近伟大艺术的能力。带着著名鉴赏家、艺术史家贝尔纳德·贝伦森的影响,27岁的克拉克被任命为世界上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公共博物馆,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的馆长。

  三年后,他成为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掌门人。在任的十二年间,他见证了这家美术馆的转型,后者最终成为一座更具亲和力、为更广泛的公众敞开大门的美术馆。

  战争结束之后,克拉克在牛津大学待了三年,以斯莱德艺术教授(Slade Professor of Art)的头衔任教。之后,他又出人意料地接受了英国第一家商业电视广播公司主席的职位邀请。而这家公司的最成功业务之一,就是他曾所写作和呈现的一系列有关艺术的电视节目。

  克拉克十分罕见地在37岁的年龄上就被授以爵士勋位,并在三十年后、稍稍早于《文明》首播的时候,被授以终生贵族(Life Peer)的身份。在克拉克去世三十年后,伦敦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为他举办了纪念展,以鼓励新一代的批评家、历史学家重新评判他的一生。BBC英国广播公司和泰特美术馆都把克拉克看作在20世纪的英国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在BBC的一系列艺术类节目,让克拉克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名字。1966 年,这位 63 岁的艺术史学家受邀制作以艺术为主题的第一部彩色艺术纪录片《文明的轨迹(Civilisation: A Personal View by Kenneth Clark)》(又名西方艺术史话)。

  这部纪录片前后花费了三年时间,共有13集,是世界上首部艺术史纪录片。在片中,克拉克走访了 11 个国家,100多个城市进行拍摄。他用引人入胜的对白,再加上欧洲地标动人画面,带领观众探索自罗马帝国沦亡至工业其后的文明发展进程。

  他毫不避讳地只选择了欧洲文明的内容,在纪录片中他也做出了许多大胆而惊人的表达:“为美奉献的生命很少善终”、“英雄并不愿意与其他英雄同行”。由于内容选择上的偏颇,制作方在命名时还特意加了一个小标题:A Personal View by Kenneth Clark(肯尼斯·克拉克的个人见解)。

  纪录片使用了当时最前沿的技术,涵盖了中世纪时期到二十世纪初的西欧文明,讨论的对象主要是视觉艺术作品,其中也包括了与之相对应的戏剧、哲学和社会运动的内容。

  在1969年,英国彩色电视才刚开始普及的时候,这部后来被BBC誉为“电视史上的里程碑”的纪录片,首轮播出便万人空巷,那是人们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彩色的米开朗基罗画作,甚至曾有评论说这部纪录片“让对世界绝望的人们放弃了念头”。

  即使是艺术评论的百家争鸣之下,《文明》在整个 60 年代仍旧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在某种意义上确立了艺术纪录片的传统范式。

  左翼艺术批评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在这部纪录片播出3年后的BBC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强调艺术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而非将艺术精英化、阶级化。

  在节目中,约翰·伯格点出图像复制技术的出现消解了艺术的权威性,而艺术品原作的美学价值让位于资本价值;他还分析了“观看”的性别和现代广告背后的资本逻辑。在他的通俗讲解中,艺术不再高不可攀。

  如果说前作《文明的轨迹》把西方视觉艺术作为主要讨论内容,拍摄地也集中在西欧。那么作为后续作品2018年版的《文明》,在制作内容上视野更为广阔,程度完全不输当年。

  除了在原作《文明的轨迹(Civilisation)》的片名之后加了复数”s “以外,《文明(Civilisations)》在制作内容的选择上也贯彻了多元主义的原则。

  《文明》邀请到了三位主持人,他们分别是:英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讲师西蒙·沙玛(Simon Schama),英国古典学家、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玛丽·比尔德(Mary Beard)和英国历史学家戴维·奥卢索(David Olusoga )。

  三位主持人分别带着各自的学术专长来到镜头前,走访了 31 个国家、6 个大洲,其中覆盖了从古到今来自东西方的 500 多件艺术品,透过艺术之眼,探索“人类创造的起源”、“观看艺术的方式”以及“全球文明的进程”。

  主持人从三个不同的视角,解读串联起了六个大洲的文明。在《文明》中,肯尼斯·克拉克的欧洲中心主义被“纠正”了。他曾坚信少数艺术家的“神赐天赋”造就了文明,而原作《文明》中出现的艺术家都是男性,主要来自意大利、法国和德国。

  在《wenm文明的轨迹》播出50年后,《文明》的推出不仅仅是一部艺术史纪录片,更像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项目。纪录片上映之后的一周内,由BBC Arts主办的国际文化节(Civilisations Festival)即在英国 250 多个博物馆、画廊与图书馆展开,公众有机会参与围绕“文明”这一话题的讲座、辩论等活动。

  现代科技也为《文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除了在纪录片的拍摄中用到了微距摄影、无人机航拍等技术之外,BBC 研发部门所开发的实景增强技术(Civilisations AR),相应的APP也在应用程序商店上线,通过 X 光扫描、修复功能、实景导航等 AR 技术,让观众在手机上近距离观察艺术品。

  第一集的分集标题“创世纪的第二个瞬间”,或许可以解读为,创世纪的第一个瞬间是上帝创造万物,。而相对第一次,后来人类创造自己的文明,则成为了创世纪的第二个瞬间。

  这集从数万年前,人的一位远古先祖,在洞穴的岩壁上勾勒出了自己的掌形开始讲述。超越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进行创作的冲动,促使人类创建了比自身更伟大、更长久的事物。纵览全世界,各种物体,形象与建筑带来震撼,让人类摆脱日常琐事,感受体会作为人的意义,懂得如何生活得更富足,如何与周围的世界更紧密的融合,同时创造出文化与社会,创造更伟大的文明。

  片中同时介绍了中国的三星堆,神秘的青铜面具、青铜人像等文物,与古埃及、玛雅文明等一起,共同揭示世界文明的进程以及灿烂多元。

  第二集讨论的是关于人像的艺术。所有的文明都有兴衰,有的文明最终只有其艺术品留存于世。人像是人类文明最经得住时间洗礼的艺术形式之一,创造自我形象的冲动是对自身认知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表达方式。

  形象是表达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与想法的最佳载体。人像艺术不仅仅是形体崇拜的简单表达,通过它我们可以思考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投射世俗的力量,甚至用来为死后的我们而战。

  在这集中,玛丽·比尔德还带领观众走进秦始皇陵兵马俑,用一种近在咫尺的角度去观察去感受去讲述。她不拘于既有的理论与学说,勇于提出新的观点,这样的方式虽然有些个人式的理解,但也不失为一种追求多元思辩的学者风范。

  第三集讲述的是风景画的发展史。在《画卷天堂》的开篇,纪录片在长达13分钟的时间里,对一幅幅画作展开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解读,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中国古代山水画卷的瑰丽与多彩。

  文明与地域地貌紧密相关,山水地貌,风土人情界定了人类自己以及人类的家园,然而艺术家们的风景创作并不总是描绘真实世界的面貌,它往往是人们所希望见到的愿景。

  艺术家们创作的风景画,会有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抑或是对复杂多变世界的暂时逃离,它们可以表现共同的价值观,有时甚至能让会到一些超脱的意识。

  第四集探讨的是神与艺术的关系。自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已经学会通过艺术表达内心最深处的精神渴望,有无数令人惊叹的杰作流转于世,其中一些是令人膜拜的真神形象,还有一些作品揭示的是人们所感悟到的神圣精神。

  有些宗教把艺术视为对上帝创造万物信仰的极大挑战,然而也有些宗教将其视为对更崇高使命的赞颂与表现。无论是创作、欣赏还是体会,我们一直痴迷于通过艺术探索人类的精神世界,甚至在其中迷失自我。

  第五集讲述文艺复兴的故事。在15、16世纪,圆顶建筑随处可见,人世间的杰作如繁星般难以计数。随着人类成为自身宇宙的中心,艺术家和建筑师开始仿效历史上的古典成就。

  在如今的西方,这种文化现象被称为世界文艺复兴,然而人们往往会认为文艺复兴即使不是意大利专属的,也是专属欧洲的思想文化运动。

  如果想要感受一个伟大时代的脉动,感受文明向前跃进时的喷涌的创造力,那么需要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创造力的涌动是双向的,东方的伊斯兰教与西方的教有所碰撞,而东西方艺术家原本奉行的规则也彻底改变。

  第六集谈不同地区文化的相遇,或暴力或平和的相遇之下产生的艺术作品。“文明的碰撞同时对双方产生影响”。

  不同的文明自相遇之时起,就开始对彼此的艺术产生影响。在15世纪,欧洲航海家们开启了一个探索的新时代,原本被大洋相隔的文明第一次相遇,然而,在它成为一段征服、掠夺和帝国兴衰的历史之前,还存在一个被忘却的探索时代。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无数描述人类相遇的艺术作品记录了人们的好奇、互相之间的尊重以及货物与思想的交流。

  第七集光辉,探讨色彩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一幅幅彩色画作的诞生宣告了一个金碧辉煌的时代的到来,千百年来,画家们为购买颜料所付出的财富超过了等重的黄金。

  对于世界各地不同的信仰而言,色彩的力量曾经让圣坛光辉无限。色彩的衬托能够唤起爱与热情,但那些表达绝望的色彩却曾经遭到摒弃。

  在现代,色彩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色彩不仅仅只是装饰品,更成为了能为人类带来某种精神上的意境的工具。

  第八集讲述人类对进步的痴狂。19世纪的工业重塑了世界的面貌,随着科学与现代文明的前沿不断被推进,许多传统文明成为牺牲品,适应和改变已无可避免,有一些文明的转变更为成功。

  对艺术家而言,这也是压力巨大的一个时期,一边是对美好世界的畅想,一边是普罗大众的生活艰辛。一些艺术家试图向新发明学习,创造了一种印象派艺术捕捉瞬间的,另一些艺术家则摒弃文明世界,回归自然和假想中充满奇迹与贵族气息的过往。

  第九集,也是纪录片的最后一集,时长达58分钟,在片中,主持人带领观众探索了过去一百年艺术在机器和利益驱动下的命运,进而发问:艺术应该创造一个现世之外的所在,还是应当纵身跃入时代的“混沌”,并改变人类观看和生存的方式?

  片中通过对蔡国强、安迪沃霍尔、杜尚、波洛克等二十世纪以来艺术家作品的解读,从而展现出来的视野,得出的结论充满了希望:艺术仍能带着人类永恒的创造力,超越今天的种种。

  过去5万年来,人类一直在任何能够找到的材料上以任何能够想象到的表现形式留下各种各样的印记,非凡的艺术品从他们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打破了限制人类的时间与空间。

  艺术让人类通过无数种不曾预料的方式来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在被数字影像和闪烁屏幕占据的现代生活中,人们仍能从艺术中得到别处没有的收获。持久留存并且意义深刻的艺术作品能够让不同的人在欣赏它们时产生共鸣,这也是人们从欣赏艺术品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文明真正的力量体现在简单的东西上:瓦罐、版画、地毯、雕像,以及各式各样的建筑和绘画作品中。这些力量并非来自对地位的追求、对财富的渴望,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大师心中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努力创造出属于全人类的文明瑰宝。

  这些艺术品不会因为一个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它们会持久留存,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但它们也并不是永恒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永存,但至少在下一个千禧年之前,它们却是人类文明中最美好事物的有力证明,它们更是自由思想与敏锐视角影响下的闪耀着人性之光的产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黄金英文复数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