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基金

数据说线年行情下公募基金价值依旧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1-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数据说线年行情下公募基金价值依旧

  对市场来说,2022年至今是一段比较动荡的岁月。一月份市场出现了由外部因素——主要是美联储鹰派加息强烈信号引起的大跌;进入2月尾声,市场又再次经受国际地缘风波超级黑天鹅以及中概股大跌等负面因素所造成的叠加影响,一度出现连续的剧烈下行走势。

  好在不久之前,政策面开始发力,先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指出,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最关键的是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保护产权,全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接着,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科学有效施策,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由此市场开始从3月初的大跌行情中逐步企稳。但要预测市场今后一段时间的走势还是超出了隔壁老邢的能力范围之外。

  本文的原动力在于,当我们面临市场如此大幅波动且比较不常见的历史条件下,基金的投资价值是否凸显。我期待用数据说话,为读者带来一定的干货。

  据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公募市场上混合型基金占比约为23.5%;股票型基金占比约为10.2%;债券型基金占比约为15.7%,可见,基金市场的总体走势将受到股票市场的极大影响。

  两个表格对比起来看就相当明确了,广义上来讲,2022年以来,基金的综合收益除了在2月份单月没有显著跑赢上证指数以外,其他时间都跑赢了各自对应的股指,且3个月整体看来是要大幅度跑赢投资股票的。特别是在2022年行情之下,债券型基金起到了很好的“避风港”作用,基本做到了让投资者免遭今年以来大跌行情的“伤害”。

  当然,我们绝不能光看收益,还要看风险。这里我按照投研惯例以波动率来体现基金和的风险情况。

  先来看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2022年以来的波动率。来自万得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上证指数近26周的波动率为12.06%;近52周的波动率为13.25%;近100周的波动率为15.55%、近250周的波动率为17.04%。深证成指近26周的波动率为12.94%;近52周的波动率为15.38%;近100周的波动率为20.56%;近250周的波动率为21.68%。

  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的最明显之处便是债基指数的波动率大幅低于种类的基金指数以及上证、深证指数。

  以政府债券来说,一国政府破产违反约定的概率是比较小的;以企业债券来说,如果公司破产,法律规定债权人会比股权持有人优先收回成本。

  而且如果我们查阅历史数据,从美国市场来看,国债以及优质公司债券的回报率和波动率双双低于股票;且此类债券和股票的涨跌通常相关性不大,甚至呈负相关。则主要标的为债券的固收类基金也往往能避免遭受的巨大下跌行情冲击。

  落实到具体例子上,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过,对于选择纯债基金的投资者来说,至少从2010年到2020年的数据可以让他们有理由相信,11年里每年上证指数的收益率和最大回撤基本都与当年纯债基金的收益率和最大回撤关联度不高。

  基于此,当前基金相对来说最好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固定收益类基金能帮助我们规避掉巨大波动的风险,且这种规避风险效应在2022年以来明显波动加大情形下显得格外亮眼。

  除了债基指数的波动率要显著小于的波动率,我们还能看出不管是近1年还是近5年,混基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也是要小于沪、深指数。且5年的年化波动率差额要明显大于一年的波动率差额。

  当然基金相比的持久优势更体现在风险调节后收益率上。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最近的研报显示,截至3月18日,股基指数和混基指数的夏普比率不管是中短期的1年、3年、5年还是长期的10年或者基日以来(2004年以来),都要明显地好于代表的中证全指夏普比率。

  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个暗示,假设我们是不专业投资者的前提下,则我们闭上眼睛投资一揽子基金和闭上眼睛投资一揽子股票相比,风险将会更低,长期的收益也会更有保障。

  这其实本来就是一个很符合逻辑的道理,基金经理凭借自身的投研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其收益肯定要相对普通散户更好,不然公募基金存在的价值就不大了。

  但上文的数据能帮助我们定量化地厘清公募基金的价值具体在何处,以及在2022年以来的行情下,公募基金如何能更好帮助基民规避风险。

  即便公募基金相对对普通投资者的价值更大,但2022年以来的公募基金行业确实也受到市场巨幅波动的影响,经历了一定的波折。

  最显著的就是新发基金遇冷现象。据平安证券研报显示,2022年1-2月,公募基金新发产品规模仅为1526亿,相较2021年同期剧烈下降4.16倍。

  1月的发行规模已经是2021年1月以来单月最低额度,2月的新发基金规模更是大幅度环比低于1月(下降72%)。分类上来讲,2月主动权益类基金以及固收+基金的发行规模分别环比下降79%以及80%,各门类基金2月份的新发规模全部环比剧跌,只有纯债基金规模环比上升57%。

  三月的情况有所好转,与2月份相比,3月以来基金发行市场整体回暖。据万得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剔除转型基金和后分级基金(A、C类只选一个),按照基金成立日口径,新发基金128只,新发数量776.55亿份;而2月份相同口径的新发基金数量为63只,新发数量为337.67亿份。

  截至3月24日,3月新发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占比最大,达到49.98%,混合型基金占比第二,达到37.80%,这与2月份新发基金占比形成反转。2月,债券型基金占比34.46%,占比排在第二;混合型基金占比50.50%,占比排在第一。

  比如,据国元证券研报显示,虽然截至3月21日,三月新发偏股型基金已经达到167亿份,较2月的115亿份有所反弹,但2022年以来全市场仅发行841亿份偏股型基金,相比去年同期下降约6.2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