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股资讯

一碗面两代人两个派(组图-乡村基加盟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7-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选址之后,最重视的就是运营。她随手打开手机,给我们演示了一个实时的微信运营系统。“每平方米的效益最好为2600元,多了员工会特别累,少了说明选址有问题。毛利应该控制在60%,高了就是欺客,低了就是自己没有做好。纯利润我们目前是20%左右,下一步希望调整到16%左右”,说,现代餐饮连锁企业的运营需要强大的数据支撑。

邮箱

重庆小面现在很火,其实也才三年时间。

今年54岁的尹贵良是的长辈,16年来,他一直在杨家坪直港大道经营天宝面馆。这个27平方米的面馆24小时营业,月营业额差不多稳定在30万元。与跳跃而锐利的思维不同,老尹讲话平铺直叙,只有说到辣椒或浇头时,他的眼睛会突然一亮。

一天要卖1000碗面

80后的她面馆一开,想的就是快餐化

老尹对天南海北的70多种辣椒多有涉猎,比如灯笼椒只香不辣,河南新一代辣味不错,但颜色稍逊。老尹每次会炒制400斤辣椒,但其中成分不一:在冬季,辣味突出的占50%,香味明显的占20%,提色的占30%。而从冬到夏,辣味比例会逐渐降低,香味则逐渐提升。

推动重庆小面变革

传统小面仍会占主导地位

经过反复研究,老尹生产的“一勺香”已经上市。老尹说,这种料包对于挑剔的重庆食客暂时还难以接受,但在北方众多“山寨版”的重庆小面馆,却广受欢迎。

“重庆小面现在越来越火,甚至被赋予了一个地域文化的标志,但在我们看来,重庆小面就是重庆人生活的一部分,重庆人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宵夜还要来一碗。我们理解,重庆小面就是一个快餐产品。”在看来,重庆大部分小面老板将小面的调料、浇头视为决定其江湖地位的独门武功,千方百计优化作料,精道浇头。对于这个阵营,并不陌生,因为她的长辈就是这样发家致富的。

老尹说话中规中矩,但说到自家小面,他会出人意料地用“灵魂”两个字来概括辣椒的作用。

80后90后

做小面,有两点是其他80后不容易比拟的:重庆小面50强之一的老太婆摊摊面,以及重庆特色小面20强之一的天宝面都是其长辈亲戚,加上父亲也做小面,这些家族传承为经营小面提供了足够的经验,另外此前已通过多年的商业地产运作,初步完成了原始积累。

老尹先是研究了一台“小面调料机”,将14种小面必备作料装在一个机器里,电机一开,一份作料就成型了。老尹说,之所以会研究小面作料的机器,原因是厨师每天的心情不同,会影响到他打出的作料口味不一。

重庆晨报记者

几年以来,重庆小面的品牌呈现出一种爆炸式增长:先是重庆小面50强等榜单出炉,随后是《嗨!小面》、《舌尖上的中国》等的加速,再然后是孟非等明星的推波助澜,小面迅速成了继火锅、江湖菜之后,重庆餐饮对中国人味蕾的又一大贡献。

电话

这几年一直在研究小面,终于在2013年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馆小面”,一年多下来,开了5家直营店。

对话>

对于晚辈的小面生意,老尹并不是完全认同,比如“不要厨师”的决定他就不能理解。但老尹对上一代小面老板的局限性也看得清楚:“年轻一代的知识,特别是对互联网,以及现代营销的运用,都是我们不具备的。他们的进入,肯定会给传统小面生意带来新鲜血液,把整个重庆小面带入更高层次,因此我正在与合作”。

本周,在渝中区工商联引荐下,渝商周刊走访了一个重庆小面“世家”,上一辈是重庆特色小面20强之一的天宝面馆老板尹贵良,下一辈是80后“馆小面”创立者。重庆小面的分化在这个小面家庭中被看得更为清晰。

一方面是经营自家面馆,顺便带徒弟,老尹说去年至今他已带了200来个徒弟,每人学费一万元,学期一个月。而另一方面,老尹这两年逐渐将心思从灶台移出来,花大力气研究小面味道的标准化问题。

老面馆的优势在于味道,缺点在于粗放型管理。新面馆是以70后80后的创业者为主,他们的优势在于众筹、互联网思维,缺点在于对产品本身的把握。

放下小面作料机,老尹又开始捣鼓“一勺香”,将十多种作料制作成一个料包。老尹开始做了一种干性调料,但新鲜姜、蒜与干的味道实在相差太大,最后又回到油性调料道上。

李杰平(网名“123台灯”,《嗨!小面》、《舌尖上的中国》“重庆小面部分”的推手之一)

把小面视作快餐

60后的他卖面15年,最爱研究调味料

重庆晨报:你认为重庆小面未来的市场格局是什么?

与上一辈相比,并不那么看重小面极致口味的重要性,在她的商业逻辑中,最重要的第一是选址,第二是运营,第三才是味道。

尽管24小时都有生意,但对于今后的发展,老尹还是不无担忧,毕竟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每年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小面馆会被市场淘汰。

重庆小面还没得像火锅一样的大品牌,但老尹认为在未来2-3年内,随着新老两代小面的碰撞,重庆小面会出现深刻的变化。

:这个账其实很好算:如果一天卖500碗小面,平均单价20元,一月的营收就是30万。而目前重庆高端商业物业,每平方米的租金在1000-1300元,如果租50平方米才5万元房租。卖小面甚至比一般的高端服装品牌更容易占据高端商业街区,因为我们只要3天就可以营业,而服装企业要备一个季度的货。

小面易占据高端商业街

在口味上,说自己要做的并不是极致的口味,而是菜品和口味的稳定。与一般面馆不同,根本就没有配置“厨师”这一岗位,店里的作料、浇头、面条、配菜都是通过第三方中央厨房配送,而厨房只解决一个下锅煮熟的问题。

联系记者仇峥

老尹花了几十万研究小面调料机,尽管做了两代成型产品,但老尹认为在处理油辣子时,还有技术困难。

观点>

老尹告诉我们,他的上一辈很早就在大田湾一带卖凉粉,因此对于作料一直都有研究。2000年,为供养儿子念大学,老尹从单位辞职,在直港大道开了天宝面馆。

重庆晨报:在你的商业计划中,小面真的能在重庆高端的商业街活下来?

仇峥报道

正如传统麻辣火锅分化出“红汤+鸳鸯”,诞生于街头巷尾的重庆小面也在迅速分化:一是以小面50强为代表的江湖派;一是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派面馆。

从小面调料机到“一勺香”

重庆火锅走过了30年的发展。经历了新派火锅和老火锅的阵营分化、连锁加盟的火爆和萎缩、底料厂的火爆,以及老火锅再度崛起等阶段,又从火锅中分化出麻辣烫、量贩式等众多形式。如果仔细分析,我们甚至可以说,重庆小面正在走重庆火锅的子。

22年前,我在深圳认识一个开面馆的,我认为重庆小面如果有了好的商业模式,也会走遍中华大地,几位重庆朋友投资经营,他们不以为然。

渝商周刊286期

主动与80后融合

周一,渝商周刊记者同在其餐饮公司见面。与一般商业话题受访者不尽相同的是,80后的有时候会把话说得很满很实,她说自己的商业没有秘密,她更愿意把此次当成一次商业思维的。

:传统小面肯定还是有很多顾客去吃,包括50强、20强榜单的小面,这属于“特色餐饮”。这两年出现了一批更年轻的小面从业者,比如馆小面、嗨小面、盅盅面,我们从诞生第一天起就在考虑快餐化、连锁化的问题。

与一般传统面馆在社区、街边不同,将“馆小面”集中开在了商业街、购物广场。她认为,既然把小面定位为快餐,投资者要追求的首先就是人流量而非味道,而在这方面,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巨头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为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扩张轨迹和研究数据,“这不只是我们的判断,重庆的乡村基走的也是这样的线,甚至我们现在选店的一个参考之一就是附近要有乡村基”。

重庆小面这个极具重庆地方特色的小吃终于要风行全国了,为什么我20多年前的预测这才出现呢?并不是今天的重庆小面比20年前有什么进步,而是我们的经济观念发生了变化。当年的创业者都是退休大爷大妈、职工,如今,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80后90后。经济转型不一定都是高大上的,一碗重庆小面很不起眼,但却是消费观念、商业观念变化的产物。

去年底我预测,2015年京城将流行重庆小面。仅仅一个银河soho已经有两家,开门即火,预热都没有。

王世渝(重庆籍投资银行家)

店里没有厨师

重庆小面的未来,我个人认为加盟扩张模式会趋冷,而在本地,传统小面依然会占据主导,但也会与新派小面融合。

《渝商》周刊得到工商联(总商会)、市国资委、市外经贸委支持,特此鸣谢!(来源:重庆晨报)

天宝面馆老板尹贵良

老尹一上手就吸纳了凉粉作料的精华,相当于是用小吃技艺来对付小面生意,这一招让老尹很快在杨家坪站稳脚跟,从最开始每天卖10斤面,到后来每天能卖400斤面。“起先是早上6点开门,晚上9点关门。但后来即使到了晚上9点,杨家坪步行街散步的,下夜班的都要来吃一碗,我们延迟。到了12点,打完牌,唱完歌的又来了。3点、4点,出租车的又来了。他们一吃完,天就亮了,所以我们干脆开了两班,24小时营业。我们现在每天要卖1000碗面,一天的收入差不多就是1万元”。天宝面馆只有27个平方,每月的营业额稳定在30万元。老尹说,能做到这个业绩的重庆小面并不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