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收藏

北京太液池遗址立烂尾楼群18年:文物保护陷困局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太液池遗址现在是一片荒地 烂尾的楼盘

  导读:在广安门外南街上有十余栋烂尾楼,这些烂尾楼环绕着一个荒废的人工湖,这就是鱼藻池,也称为“太液池”。它始建于860多年前的金中都,是今天唯一能够证明金中都存在北京的遗迹。事实上,这些烂尾楼的所在地就是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金中都城内的苑囿区遗址”。

  20年前,这块地被用于商业开发,最终导致遗址遭到破坏,形成文保难题;20年后,西城区的有关部门想以回购的方式收回这块地,建设“鱼藻池公园”以保护遗址,但是又不得不尊重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不得不考虑它的新主人,一家来自深圳的企业的经济利益。

  “从政府来说,过去囿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历史遗留问题。但我们现在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也有足够的能力,所以想换一个角度思考。”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孙劲松这样说。

  现场

  淹没在烂尾楼群中的遗址

  广安门外南街,11栋未完工的水泥建筑被包围在围墙里,矗立在荒草和大树之间已然18年。

  “施工重地,谢绝入内。”大门左侧的墙上张贴着一张施工标语,落款为“金中都置业”。相邻的一块黄铜制标牌上,却又明确此处正是“金中都城内的苑囿区遗址”,在1984年被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很少有人能看到围墙里面的景象,甚至于围墙里面的看护者面对问询者都会说:“这里面没什么遗址,只是一片工地。”

  但是,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朱祖希却知道围墙里面的秘密:在那些烂尾楼之中,隐没着一个原本是马蹄形的人工湖。它最初的名字叫鱼藻池,也称为“太液池”,始建于860多年前的金中都。

  经过朱祖希的考证,史书中曾记载,在金中都宫城兴建之时,古代的建筑者在城内西南隅凿出一片鱼藻池,并修建了鱼藻殿。此后,随着朝代的更迭,鱼藻殿毁于战乱,但鱼藻池却保留了下来。

  “只有它能证明金中都存在于北京。”朱祖希教授认为,北京在历史上真正成为重量级都城的序幕,始于1153年4月21日,金正式建都燕京。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在生前也考证,将金建都燕京称之为北京“巨变之始”。

  正是由于鱼藻池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1984年,北京市文物局将其所在的地方“金中都城内苑囿区”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如今这片水域已荒芜20年。在朱祖希出示的1987年版“北京市地图册宣武区地图”上,鱼藻池的马蹄形状清晰可辨。“如今剩下的还不到三分之一了。”朱祖希表示。

  北青报记者从鱼藻池所在区域的东侧进入,眼前只有一片荒草丛生的土地,难见水面。

  调查

  横跨20年的太液池保护难题

  鱼藻池命运转折 始于20年前商业开发

  上世纪80年代,鱼藻池所在地方属于宣武区体育局。据悉,新中国成立后,鱼藻池公园改成青年湖公园,后划归为宣武区体育局所属的游泳场。

  1994年,宣武区体育局用土地和一家房地产公司合作,成立了北京金中都公司,以开发房地产项目为条件制定“金王行宫”方案出台,计划在此修建高档住宅。该项目后改名为“金宫花园”项目,土地性质为公寓,70年土地使用年限。

  经过施工,1996年前后,鱼藻池周围建起11栋别墅的雏形,但随后成为烂尾楼。一位熟悉此事的知情人对北青报记者说,开发住宅项目的公司因债务纠纷,被法院查封,住宅项目随之烂尾了。

  朱祖希曾在2002年进入过工地。他回忆说,豪宅成为烂尾楼,外来人口进入楼内生活,遗址内也开始有简易板房出现,鱼藻池内垃圾遍地,遗址已经很难看出。

  恢复鱼藻池公园 专家们的第一次建议

  鱼藻池的变化引起了中科院院士、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的关注。2002年,已逾九旬的侯仁之通过他的学生朱祖希,代写了一份建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