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消费

丰县供电公司:“360”培养模式助推青年员工三年成才成长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2-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近年来,江苏电力丰县供电公司创新青年员工培养模式,以“360”培养模式创新推进“成长成才三年计划”,帮助青年员工由“萌芽”到“嫩芽”再到“骨干”层层蜕变。

“公司从青年员工的培养周期和培养层次入手,以‘360’培养模式增强青工培养工作的整体性。”丰县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温厚林道出了建立“360”培养模式的初衷。“360”培养模式是指“三全六平台零距离”,“三全”即“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六平台”即“培训班、训练营、大讲堂、工作坊、活动室、孵化仓”;“零距离”,即秉承“五心”(生活舒心、工作安心、饮食贴心、帮助尽心、融入用心)关爱理念,多部门协同开展青年员工零距离服务。通过该模式,多途选才,良方育才,策略用才,不断推动队伍建设提质升级、公司快速提质发展。

丰县公司青年员工“360”培养模式架构图

萌芽期定心:转变角色,入职入行

新员工入职,“角色”转变是第一要义。温厚林表示:“新员工都是统一招聘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学生身份太久还存在着很强的思维定式,特别是外地员工人生地不熟的,很难融入企业文化和当地生活。”

为让新员工及早顺利地转变“角色”, 丰县供电公司在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年“萌芽期”中,首先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强化新进员工对公司立体形象和规章制度的认知了解,针对商务礼仪、公文写作等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组织集中培训。多部门联合开展一次入职仪式、一种人性化生活安排、一个文体活动中心、一次文化之旅、一张为青年员工办实事清单的“五个一”行动,为青年员工上好职场人生的“第一课”,使青年员工更好、更快融入公司工作和生活。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方式,开展新进员工岗位适配力矩阵评估,引入技能、职业“双导师”培养制,组织参加“意向岗位体验”训练营,加强青年员工对不同岗位工作的认识,帮助其探索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嫩芽”期定岗:锤炼技能,上岗上任

“经历了一年的培养,新入职员工基本完成了从‘毕业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在之后的第二年‘嫩芽期’,我们主要通过集中式培训结合实操体验、课题研究和骨干主讲的方式,帮助青年员工扎根岗位,练就更加过硬的本领。”温厚林说。

一方面,对青年员工进行轮岗适配,择优上岗,安排为期三个月的轮岗实习,期间“双导师”介入跟踪指导,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方法,提升其岗位适配度。建立“青年员工工作坊”,结合青年员工专业和兴趣特长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一师两会三抓”(一个课题老师、周例会+月总结会、抓核心关键+抓研究方法+抓阶段成果),全过程管控保证质量和效率。其次着力提升青年员工对于所在岗位的胜任力,建立“内训师+外训师”双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对标培训班,传递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点问题、解难题。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现场实操体验和技能竞赛方式,检验青工队伍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公司骨干人才为主讲,着力于学术前沿的分享和管理工作的全流程解读,切实提升青年员工理论技能基础及创新创造能力。目前公司累计开展10余期“周末课堂”、读书分享会、头脑风暴等活动,通过工作坊参与的课题研究已达到15个。

骨干期赋能:文武兼修,成长成才

“进入第三年,青年员工已在前期对所在岗位有了较为完备的认识和比较扎实的工作基础,我们在持续做好理论、实践相关培训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课题研究和创新引领的方式,帮助青年员工走向技术技能成熟和管理能力成熟,实现青工反哺,即称为‘骨干期’。”温厚林说。

丰县供电公司扩大实操训练营的深度和广度,在现场操作、面对面讲课的基础上,融合线上网课培训班模式,结合岗位职称考核和管理岗工作流程,通过角色反转,将青年员工引导到讲堂“开讲”的层面上。借助互动沟通交流渠道,帮助青年员工总结过去和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促使其主动学习,加强规划,提升技能。同时坚持创新创造,充分发挥青年员工理论特长,以职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开展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由公司创新骨干人才带领青年员工开展自我创新实践,形成创新阵地,搭建青年员工创新创造“孵化仓”。目前以岗位实操为核心的线上“开讲”活动已开展6次,多项重要课题获评上级公司QC成果、管理创新奖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李娜中国梦想秀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