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产经信息  消费

AI助力 健身器材市场服务再升级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9-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体育用品行业迎来全民健身“新风口”系列报道(一)

8月3日,国务院对外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体育用品行业“新风口”已然来临。健身器材市场作为体育用品子市场之一,目前以器材智能化为大趋势,呈现需求多样化、产品软实力竞争激烈的特点。

健身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超三成

“现在大家都喜欢在健身房锻炼,但我觉得有点放不开,人多时使用器械还得等别人用完,不是很方便。”已经退休的王先生对记者说,“买一对哑铃放在家里,锻炼身体不排队。”健身成果初现后,王先生还网购了一台动感单车放在书房,跟着APP每天锻炼打卡。

新冠疫情反复不定,商业健身房作为公共场所受影响较大,很多人的健身场地从健身房转移到了自己家中。专业教练发起健身直播,各界明星打卡居家健身,健身博主录制居家健身攻略……体育行业从业者各显神通,“云健身”流行于各大互联网平台, 无形中也为健身器材市场的发展添了把火。

某健身器材网店客服表示,自疫情开始,健身器材的需求大幅增长。小到哑铃、腹肌轮,大到多功能龙门架、动感单车,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上涨,2020年初至今店铺各种器材总销量已达16万余个。“目前店里很多畅销款已经售罄了,想要入手需要先预订。”客服介绍道。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提供的《2020年中国文体用品行业经济运行简报》显示,2020年健身器材销售收入达到395.19亿元,同比增长32.76%。截至2021年7月,健身器材、专项体育器材及配件继续保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

定制化服务升级

从单一的产品使用介绍,到使用者相互交流心得,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消费者的注意力正由产品硬实力转向软实力,在购买健身器材时,对后续附加服务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健身器材市场标准化与定制化服务逐渐趋于融合。标准化生产加个性化定制的产品解决了企业生产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矛盾,给予消费者足够的弹性。

在竞争激烈的健身器材市场上,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其背后的服务更为重要。记者在相关品牌官网上看到,商家普遍为消费者提供送货上门、快速安装、个性化调试等服务。消费者贾先生说:“我买的家用划船机除去包邮到家,快速安装等基本服务,还有私教培训、在线答疑、心得分享之类的附加服务,说是买了器材,倒不如说是报了健身班。”

笔者了解到,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目标,商家们也开始提供多样的定制化服务,如建立线上健身交流群,让消费者聚在一起分享健身的心得与乐趣。此外,针对企业级消费者,商家还提供专人客服、产品研发收集、场地测量、图纸规划、健身器材推荐配置等服务。

智能AI显“神通”

传统健身器材大卖的同时,智能健身热度同样攀升。笔者注意到,在传统健身器材基础上加入智能电控中心,通过互联网、NFC等技术链接智能手机或其他可穿戴设备,手机APP联动记录数据基本已成智能健身器材标配。健身器材融入智能生态,健身数据的可视化与AI实时分析领域成智能健身新蓝海。

Gymgest旗下的智能力量站使用电机模拟阻力,无需频繁更换负重,在连接手机应用后系统不仅可以结合大数据推荐最佳重量,还能通过内置摄像头帮助矫正动作,帮助用户适度健身,科学健身。英派斯智能交互沙袋由一层柔软性LED显示材料包裹,内置10英寸触摸屏,可通过触摸屏或击打沙袋来选择击打模式或游戏模式,及时反馈用户击打数据,沙袋内置物联网芯片可连WiFi,随时更新内容、玩法和全球玩家一起互动,立体声环绕音响,提升健身体验及训练效果,搭配可拆卸式电池与支架,可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华为HILINK主打智能健身联动,通过NFC功能连接手机,实现运动数据实时交互与可视化。配合其他智能穿戴设备还可做到心率、血氧等多项指标实时监测。基于实时数据给出AI分析已成智能化健身器材的标配,健身应用化身AI健身私教,针对个人情况提出建议,大幅提升健身效率。健身器材结合AI为消费者提供科学、健康、智能的健身体验。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中,健身器材市场发展以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中心,蓬勃发展的健身器材市场反映了国民积极参与健身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尽管受疫情影响,市场发展还存在很多不确定,但健康一定是每一位国民不变的追求。

文|本报实习记者 刘 元

关注了解更多

flask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21084.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