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消费

新书推荐消费者时代的“新穷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1-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新书推荐消费者时代的“新穷人”

  传统意义上的“穷人”,指的似乎是吃不饱、穿不暖,居无定所或是乞讨的人群,但是近来你听说过“新穷人”这一说法吗?

  其实,“新穷人”这个概念来自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著作《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当然这本书里关于“新穷人”的定义与网络释义有所差别。

  因为没有工作而无法解决温饱,这是鲍曼在书中提到的传统意义上的穷人,而“新穷人”则是“有缺陷的消费者”。

  如今,当我们戏称自己为“新穷人”时,更多的是一种网络语境下的戏谑,是对过多的“剁手行为”的调侃。而鲍曼认为,在消费者社会中,一个人无法幸福地生活,甚至无法正常地生活(幸福/正常的生活也是消费时代被人为界定的一种较为体面的生活),就意味着他/她是失败的消费者,或者说是有缺陷的消费者。

  在工业化初期,大量的工业生产亟待劳动力的输入,但是习惯了传统工作观念(只要解决温饱就不用过多的工作)的人们并没有意愿成为工厂里不断旋转的螺丝钉,于是,工作伦理应运而生。

  从现始,人们就希望它(工作伦理)能一举多得:吸引穷人到正规的工厂工作,消除贫困并保证社会安宁。实际上,它的作用是训练和约束人们,向他们灌输新的工厂制度发挥作用所必需的服从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996是福报”就是一种被创造的工作伦理。它宣扬一种戒律:即使面对尚未得到的或不需要的收益,你也应该继续工作。

  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日益加剧,曾经依靠道德承诺及抬高工作的道德意义来确保的努力工作,现在需要找到新的出路。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从工匠变成工人时失去的人的尊严,只有通过赢得更多盈余才能恢复。社会生存质量的权力斗争变成了获得更多金钱的斗争,经济收益成为自治自主的唯一体现,这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在现代生产者的思想和行动中灌输的与其说是“资本主义精神”,不如说是以经济水平评判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倾向。

  这也把人的动机和对自由的渴望牢牢地、不可逆地转向消费领域。这些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社会后续的发展——从生产者社会转向消费者社会。

  越是陌生的需求越具吸引力,能获取的未知生验会带来大量的乐趣。前所未有的新鲜的兴奋感,就是消费者游戏的秘密。

  想要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就不能让他们休息。他们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持续处于永不枯竭的兴奋之中,持续处于怀疑和不满之中。诱使他们转移注意力的诱饵需要肯定这种怀疑,同时提供一个宣泄的出口:“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好戏还在后头呢!”

  阅读鲍曼的感受总是强烈的。他固然不像已故的让·鲍德里亚或年轻的娜奥米·克莱恩那样,对消费社会充满了无情的批判,但他明晰而深刻的阐释,始终在加重我们的不安。

  人们普遍陷于房子、车子、子女抚养的困境中,这既有政府公共福利缺失的原因,更有现代社会更深层的消费模式的作用。鲍曼认识到问题,艰难地试图解答。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波兰社会学家、哲学家,被称为 “当今用英文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他一生出版了57本书和一百多篇文章,主题多为全球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消费主义和道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消费社会英文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